img001

1、和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你是否會覺得格格不入?

2、你是否對於自己可以不用依賴別人而感到驕傲?

3、你是否對於尋求別人的幫助感到為難?

4、有沒有朋友或家人說你看起來很冷淡或是不好親近?

5、你是否覺得自己尚未發揮的潛能?

6、你是否經常希望別人不要來打擾你?

7、你是否暗中覺得自己是個騙子?

8、你是否經常在社交場合中感到不自在?

9、你是否經常對自己感到失望或憤怒?

10、你是否在批判自己的時候比批判別人還要嚴格?

11、在與別人進行比較的時候,你是否經常覺得自己欠缺了某些東西而感到可悲?

12、你是否覺得愛動物比愛人類容易?

13、你是否經常莫名其妙地感到不安或不快樂?

14、你是否無法瞭解自己究竟有什麼感覺?

15、你是否不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在哪裡?

16、你是否偶爾覺得自己從外面看著一切的局外人?

17、你是否覺得自己輕易就可以隱居起來?

18、你是否無法安撫自己?

19、你是否覺得有某些東西妨礙你活在當下?

20、你是否偶爾覺得心裡很空虛?

21、你是否暗自覺得自己可能在某些地方有毛病?

22、你是否覺得維持紀律非常困難?

 

回答「是」的題目越多,就代表童年情感忽視對自己的有越大的影響力。

何謂「情感忽視」(Emotional Neglect)呢?這名詞為美國的臨床心理學博士,也就是作者鍾妮斯.韋伯,她替這股難以言喻的力量取名,也設計了這項測驗。

根據《韋氏大字典》,「忽視」一詞的意義是:「給予對方極少的注意力或關心,或是不理不睬;特別是因爲粗心而任其自生自滅。」

這也是韋伯博士寫作者本書的動機,幫助我們覺察那些在童年時期中,家庭留白的那部分,那些「沒有被說出來」、「沒有被觀察到」、「沒有被記得」的事情。

 

記得當我看到書名的副標「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時,我立即被觸動到,對號入座。這不就是在說我嗎?

 

在整個社會集體意識下,父母普遍以權威式教養孩子,方便掌控和管理,把服從視為孝順和愛的表現,讓孩子認為自己這個人和感受並不重要,「情感忽視」成為代代相傳的無法用理性邏輯分析的隱形傷口。

所謂隱形傷口是通常我們自己意識不到的地方,若有似無。可能我們衣食無缺,有工作、有朋友有伴侶,有足夠的休息和生活,但隱隱然的,心中總有個缺口,空空的,似乎永遠無法填滿,卻也說不上來到底是缺了什麼。

其實那些便是被自己壓抑到潛意識的東西,既然是在潛意識,於是我們自己也不願碰觸或者意識不到,有時候只能感覺那股奇怪的力量和騷動。

可是那些沒有在記憶中的潛意識,成了理解自己的阻礙。因為當那股灰黑色的力量來臨時,我們回溯童年記憶,都是美好和無憂無慮,從成長經驗中找不到任何原因,我只好怪罪自己,是自己有毛病、有問題。

 

關於童年,你還記得什麼呢?感覺自己是怎麼長大的?是模糊的片段還是具體清晰的事件?美好中參雜了痛苦和傷心嗎?從書中韋伯博士分享的各種案例中,會勾動我們成長過程中的記憶,那些當時或現在沒有覺察到、沒有記得的忽視和傷害逐一現行。

 

從前我內心就是這樣。在1999年鄭秀文發行的專輯中有首「我不快樂」,從歌詞中我看到了自己無法形容的狀態:

不是不夠幸福 不是感到孤獨

不是因為羨慕 不是因為嫉妒

心裡空空的 在想什麼 我也不清楚

沒緣沒故 就突然想哭

不知如何傾訴 不知向誰傾訴

不知如何追溯 開始覺得恍惚

感覺到自己一點一滴 慢慢的乾枯

空空盪盪 心沒有所屬 沒有話說

只想要獨處把自己放逐 別找話說

所有的安慰都變成錯誤 我不快樂

不知道為什麼可是我不快樂

彷彿跟全世界都有著隔閡

獨自呼吸著悶住胸口的苦澀

我真的不快樂

說不出為什麼可是我真的不快樂

彷彿天地間只剩我一個

一切變得蕭瑟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刻

 

深白色所作的歌詞,把當時自己心情形容得貼切、有共鳴,原來也有人跟我一樣啊,並不是自己想太多,但我不懂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難道是我不知足、不知感恩嗎?忍不住為自己的情緒自責起來。

即使這幾年已經逐步走向療癒自愛這條路,但偶爾面臨黑暗看不到一絲光時,過往情境重現,感覺我又回到那個冷漠麻木,內心憤怒的我了。
可是即便這樣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我仍然沒有改變航線,還是走在這條路上,就像扎西拉姆·多多說的:只要自己知道:「我還在路上,我將一直走下去」,就夠了。

探討原生家庭和成長過程,並不是要歸罪於父母或是誰,主要是要探索自己言行、心理下的歸因,我能理解沒有完美的父母,父母自己也有原生家庭的制約和侷限,父母曾經也是童年被親感忽視的孩子。而其實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在《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中一段論述,我個人相當認同:

「孩子並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他需要夠好的父母,也就是那些試著盡其所能照顧他、保護他和養育他,避免傷害他和讓他過度失望,但也知道自己會犯錯,願意承認錯誤的父母。孩子願意接觸的不是一個「角色」,而是一個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情緒、有自己的需求、有想法和價值觀、有能力和極限的人。」

下方這12種情感失能的父母類型,家長可能有兩種以上不同類型的特色,即使已經把自己父母歸類為某種類型,然而,也有可能在其他類型看到父母的影子。

 

①自戀型父母:充滿了優越感、自大,習慣把過錯推給別人,且帶批判性,是脆弱的高自尊。孩子是他們自我的延伸,孩子犯錯和成就會當成是自己的。於是會要求孩子表現完美,不能丟父母或家族的臉。

②權威型父母:期待孩子按照父母的規定行事,沒有彈性,並且會嚴厲懲罰孩子,以都是「為你好」為前提,不要問為什麼,沒有討論的空間,也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個別需求,以「正常的孩子應該要有什麼表現」為模板來教養。如果孩子質疑父母,父母就會認為孩子不尊重;如果孩子公然反抗,父母便會認為孩子不愛他。

③放縱型父母:父母對孩子沒有要求和期待,未盡責地提供限制或規範,沒有提供孩子可以學習自律技巧的環境。父母不敢對孩子說「不」,不喜歡面對衝突,會為孩子犯的錯逃避、找藉口,不想承擔身為父母教養的責任,座右銘是「不用擔心,快樂就好」。

④活在憂傷裡的單親父母:因離婚或喪偶的情緒風暴,沒有排解憂傷,可能活在生存機制中,以工作來麻木自身情感,而無力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⑤成癮型父母:有廣泛強迫性行為的父母,包括賭博、購物、網路、線上遊戲、菸酒、藥物等成癮。當父母成癮時,就會忽略對孩子教養的責任、情緒。父母正常及不正常時判若兩人,落差極大,孩子無法預測下一刻父母是哪個面貌,造成孩子的焦慮,對於成長的回憶會很錯亂。成癮型父母通常會用控制和干涉來平衡自己沉迷時的忽略。

⑥憂鬱型父母:沒有足夠的精力或熱情來教養孩子,不是顯得暴躁就是悶悶不樂,專注於自己內在,能量卻低靡,無法給予孩子安慰和鼓勵,孩子可能會早熟或成為麻煩製造機。

⑦工作狂父母:生活重心都在工作上,沒時間去注意孩子有什麼需求或感受。有這樣父母的孩子,通常少被同情,因為他們擁有物質優渥的富裕生活。這樣的父母提供孩子非語言的訊息:與工作相比,孩子的情感與需求並不是那麼重要。這傷害了孩子的價值感與自尊心。似乎擁有一切的孩子,憂鬱悲傷的情緒撲面而來時,只能選擇怪自己。

⑧需照顧特殊家庭成員的父母:這類型的父母最無辜和無奈,家中有重病的人需要照顧讓父母分身乏術,無暇關心孩子情緒,生活主題會在病人和醫療上,父母也會請健康的孩子幫忙,無意中要求他們要和大人一樣懂事,表現出抗壓、同理和耐心,因此讓孩子無法做自己的自由。

⑨成就與完美導向型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沒有什麼容忍度,不斷給孩子壓力,逼迫孩子達成父母想要的目標。要求孩子有成就榮耀,是出自於過去對自己的失望與匱乏。

⑩反社會型父母:反社會者的特徵即是本身沒有罪惡感,缺乏同情心、良知,有時他顯然在傷害你,卻裝出若無其事,自己彷佛才是受害者。這類型的父母會製造孩子的罪惡感,或是透過低烈的手段來控制孩子達到自己的目的。

⑪身兼父職或母職的孩子:家庭生活有困難的狀況而需要妥協,像是單親、生病手足或父母、遭逢經濟巨變,強迫孩子表現得跟大人一樣,孩子身兼父職或母職,甚至還要照顧父母,承擔過多責任。孩子沒有童年,可能在青少年時期會反映出叛逆的行為。

⑫為孩子著想但缺乏自覺的父母:這類型為童年情感忽視的父母裡占大多數。無法覺察與瞭解自己的情緒意外,一廂情願地對孩子好,卻忽視了孩了的「感覺」,也沒有具備觀察力,深入理解孩子的能力,往往只看到表面。
 

「關於情感忽視,不幸的是,它會自行延續下去,在情感上受到忽視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有情緒上的盲點,不管他們面對的是自己的情緒還是別人的情緒當。當他們自己為人父母,他們無法察覺孩子的情緒,而他們所養育的孩子,也會發展出相同的盲點,事情就這樣一直延續下去。」

於是,我們可以理解,有時候並不是我們不夠好或做錯事,而是父母沒有對於孩子的重要性表示肯定,也沒有足夠的情感與表達能力回應我們。

 

韋伯博士將我們童年比喻建築物的地基,而成年就是這棟房子。當地基因結構技術上缺失或是不夠堅固,就無法為房子提供足夠的安全和力量,當面對颶風地震,如同我們人生的困境低潮,地基以上的建物不穩,一旦面臨危害,房子就崩塌。

雖然生命是獨特的,每個人故事或多或少都不一樣,但受到童年情感忽視而長大的人,會有某些特定的主題一再出現,如下:

 

1.空虛感:心裡面彷彿少了某種東西,時而出現,時而消失。有些人體驗空虛則像情感上的麻木。你可能會有一種約略的感覺,好像自己少了某些別人所擁有的東西,常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一般,格格不入。輕微的空虛感會妨礙一個人投入和享受生活的能力,嚴重的空虛感則會質疑生命的意義,會有自殺的念頭。

2.反依賴:害怕依賴別人的心理驅動。常有莫名憂鬱、寂寞的感覺,一直以來有一種逃走離群索居,或是一死了之地的莫名願望。喜歡自己一個人做自己的事,很難向別人尋求幫助,即使這可能需要承擔一些後果。可能會被人形容冷漠、有距離感,在親近的關係裡會感到不自在。

3.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因為缺乏父母的回饋,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也不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情感興趣、有什麼長處、天賦,因此選錯職業,常換工作,可能會大材小用的狀況。因低自尊而放大自己的缺點、看輕自己的優點,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面對挑戰時,認為自己有所不足,很快就退縮放棄。

4.虧待自己,把同情心留給別人:不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經常是關係中的傾聽者,別人會覺得他很好說話,接受度很高,至少表面是這樣。但他腦海中住著一位完美主義的批評家,不斷指出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因而對自己感到失望又憤怒。

5.罪惡感與羞恥感:為自己擁有感覺而罪惡感與羞恥感,努力掩飾自己的感受,或是不要去感受,於是切斷了自己與感覺上的連結。如果生活過得不開心,肯定是自己的問題,或自己有什麼毛病。習慣壓抑感覺或逃避感覺,認為如實表達情緒是軟弱的表現。

6.針對自己的憤怒與自責:羞恥感進一步的發展就是對自己的憤怒。因對人性中自然的情感感到羞恥,於是對自己感到生氣,甚至有強烈的厭惡感,責怪自己快樂不起來或是沒有辦法變得比較「正常」,有自殘或自我毀滅的傾向,常用喝酒或嗑藥來釋放。

7.極力想隱藏真實情感:認為自己無法融入這個世界,或是不被別人接受。很少主動與人交際,也無法與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害怕與人親近,即使面對最好的朋友也難以敞開心扉,覺得一旦深交,別人真正瞭解自己,就不會喜歡自己了。

8.無力滋養自己和別人:滋養,可以說是愛、關懷和幫助的組合,然而這類型的人童年沒有從父母中獲得。成人後你可以給別人理性的建議,但人們有時會說,與你相處距離感,甚至覺得你很冷淡、傲慢、情緒化等。無法給予他人情感上的支持、關懷,對於他人的關心感到不自在,也難以在他人面前表達難過甚至哭泣。不喜歡需要別人,也不喜歡被別人需要。

9.缺乏自我紀律:無論是工作或生活中做事常拖延、雜亂無章,受不了無聊枯燥的事情,自我紀律不足,沒有堅持不懈的能力,因此目標完成度和生產力低,然而也為此對這樣自己感到挫敗和生氣。容易過度飲食、消費,以及其他放縱的事情。

10.述情障礙:無法覺察情緒或了解情緒,這是遭受情感忽視的人有共同症狀。搞不清楚自己或別人為什麼會有某些行為,關係中缺乏深度和內容。無法覺察、瞭解、表達自己的情緒,包括對方的。而自己沒有被辨認出來或是表達出來的情緒會亂成一團,容易不耐煩,最後會以憤怒的形式出現,毫無理由的對別人大發雷霆。

 

這10種受情感忽視者的行為特質,雖然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特徵,但這裡談論的是有嚴重糾結這些問題的人。

 

無論是從情感失能的父母還是遭受情感忽視者的特徵,與故事中的案例,我們可以從中看見那些創傷的痕跡,了解時間不並能沖淡一切,真正重要的是,在時間中我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傷,指認自己的情緒,並且選擇療傷。因為對潛意識而言,並沒有時間的概念,一切還在當下。

「對於一個受到情感忽視的人來說,他們將麻木和痛苦的感受藏在心裡,他們也不會與任何人分享其他的情緒。時間一久,或許你可以想像這會要一個人付出多大的代價。就像是氾濫的洪水淹過河床,它會慢慢地侵蝕一個人存在的根基:他們的能量、動力、自尊,以及對於生活的熱愛。」

然而,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不再是那個無能為力的孩子,我們有選擇當自己生命中的拯救者,可以從恐懼中找到勇氣克服同年被忽視的匱乏。

本書的第三部即是為自我修復、與情緒共處、照顧自己的需求。當我們有情感和愛的能力,才有可能給予下一代。

然而,改變與治癒並非是容易的事,可能會面臨到不少阻礙,像是必須直視傷口帶來的痛苦、內心的逃避與掙扎、無法堅持等等,療癒不如舊有模式和慣性令人心安,不改變也可以,沒關係,能活得下去就好了。然而我們也要考慮慣性的代價:負面情緒和困境如洪流沖刷衝擊下,自己是否有心力足以承受面對,還是會讓我們生命這棟房子搖搖欲墜。

 

「不管我們手上拿到什麼牌...我們的任務就在於重新洗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Jen 的頭像
    JenJen

    零外語女子旅

    Jen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