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你都沒在聽!」
「先讓我說完!」
「我哪有這麼說!」
在「我愛你」之後,這些是親密關係中最常反覆出現的話。或許你以為比起陌生人,你更願意傾聽伴侶的話,事實往往相反。
關係久了就會對彼此失去好奇心。不一定是冷漠,只是覺得彼此已經熟得不能再熟了。不聽對方說話,是因為自以為知道對方要說什麼。
父母同樣會犯類似的錯誤,自以為瞭解小孩的喜好、知道他們會做或不會做什麼。無論是誰,其實都很容易預設自己瞭解伴侶、家人的想法。這叫作親密溝通偏見。親密關係雖然美好,但也會讓我們自滿,高估自己理解最親近的人在想什麼的能力。
好像一旦你跟一個人建立關係,你會以為關係永遠存在。可是我們每天跟人的互動和從事的活動持續塑造著我們,一點一滴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所以沒有人跟昨天一樣,今天的我也不會跟明天的我一模一樣。看法、態度和信念隨時在改變。無論你們認識多久、自認為多瞭解對方,只要停止傾聽,最終會失去對他人的理解,對彼此愈來愈陌生。
《你都沒在聽》書名雖帶有指責的口吻,卻也點出科技世代的通病與欠缺。書名以「聽」破題,卻並非聽(hear),實際上是在說「傾聽」( listen )。聽,是耳朵器官對聲音的生理現象,被動接收訊息,可以說是在偶然的情況下,不經意地聽見;然而,傾聽是主動的,是刻意且專心地聆聽,以好奇為驅動力產生的理解和彼此連結。
「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旦給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
在資訊爆炸、網路社群的年代,為什麼傾聽更為重要呢?記得臉書剛開始崛起時,我們誤以為第一手知道朋友發生什麼事、在哪裡玩、有什麼情緒,動動手指給對方一個讚,像是關注他、認同他或者關心他,人際關係好像連結上,實際上只是單向和表面上的滿足,因為缺少一來一往互動,沒有雙向建立連結,不會有真正的親密感。而對方動態貼文往往是「部分想讓人看到」的展示,片斷和零散,不見得是生活現實的全貌。
隨著社群朋友越來越多、資訊量越來越大,我們滑手機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越來越流於淺層,不想聆聽,通常看到一個人應對,就快速貼上定義和標籤,而沒有耐性好奇對方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難以走進對方的內心,對方跟我們一樣,也難以走進我們的內心。
原來社群沒有讓人們更靠近,反而令人越來越感到寂寞空虛。
記得某個朋友曾跟我說,他可以獨處時不感到寂寞。我問他獨處時在做什麼呢?他回答:滑手機。其實就算一個人,只要滑手機,就是持續與外在世界互動,不是面對自己的內心與之相處。
這世代的人們儼然成了──既沒有享受獨處的能力,也無法真正與人親密。
書中有段話:「小時候得到認真的傾聽,長大就更懂得傾聽他人」,反之亦然。或許在這開放自由的年代,我們可能因為早年權威壓迫和聽話教育,很少有人真正傾聽,也不知道什麼是界線。長大成人有能力後放大了自我,為了維護自主權,聆聽他人意見仿佛會被干預自己的決定,而鮮少傾聽他人。或是在傾聽的當下,被對方的關鍵字觸發情緒或想法,也急著馬上表達自己的認同和觀點。
⦿傾聽的抗拒與困難
♦失去好奇心,自以為知道對方要說什麼。
♦用偏見把耳朵塞住、充耳不聞。
♦選擇性地聽人說話,只聽符合你先入為主的想法的內容。
「你倒是說話啊,你怎麼啦?」
「我說啦!你不聽啊,我說我寫不完啊!」
我只聽見我想聽的,我聽不到我不想聽的。
♦別人說話時,我們的腦袋會小小神遊,分心去想自己齒縫有沒有菜渣,提醒自已回家路上要買牛奶,或是擔心停車時間是否會超過。
♦漏聽了一些內容時,我們大腦不知不覺會自動填空(但往往是錯的)
♦擔心自己傾聽後接下來要說什麼的心理折磨。無論工作上或私底下,話題嚴肅或輕鬆,每個人都會緊張地找話説,甚至害怕説錯話。
♦擔心要是自己認真聽,或是真的理解對方的觀點,就會看不見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
♦要耐住性子聽完跟你意見不同的人發言,而不跳起來反駁他。
♦我們也害怕自己若是認真傾聽,就會發現自己想法的漏洞,或者難以承受他人的情緒。於是我們退回自己的腦中,跟人搶話,或伸手去拿手機。
♦傾聽最難的是忍住偷渡自身觀點的衝動,也就是只聽不介入。
♦傾聽者內在聲音,也就是心智狀態,會影響並扭曲別人說的話,以及我們在關係中的表現。
♦在密西西比大學研究人際溝通的葛拉罕•博迪說:「無論是什麼原因,不確定對方要表達什麼的時候,我們往往很猶豫要不要停下來發問。」
♦聽力受損、注意力分散,或是因為忙碌而注意力超出預算。
♦很多人說話繞來繞去也是真的。還有些人喜歡自吹自擂,或巨細靡遺交代他們的結腸鏡報告,你聽了就想打呵欠。甚至有人說話很傷人或不中聽。
即使在關係中常當聽者的人,也不等於真正具備「傾聽」的能力,傾聽不是與生俱來,它可以說是一門需要後天學習、反覆練習的技巧。然而,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很少致力於學習發展傾聽技巧,我們理想要的是溝通和民主,現實上並不容易實踐,很多時候我們只想對方滿足自己的期待,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我們只是想說贏對方,讓對方啞口無言沒有話說,只想證明自己觀點是對的,這種優越感提升了自我價值,卻無益於雙方的關係。
⦿傾聽的好處
♦一種共享的頓悟時刻,只有彼此才知道的祕密感動且改變了我們。是傾聽創造了這樣的機會,成為一種催化劑。
♦生命中若有願意傾聽你、跟你緊緊相繫的人,你走向世界跟人互動時就愈有安全感。你知道就算難過失望也不會有事,因為總有一個人能聽你傾吐心事,給你安慰。那就是你的「安全堡壘」,能為你抵擋寂寞。
♦傾聽可以避免落入「刻板印象」、「先入為主」這些陷阱。傾聽將會翻轉你的期望。
♦傾聽幫助你瞭解人的心態和動機,對於建立有建設性的合作關係不可或缺,同時也讓你知道哪些關係最好迴避為妙。
♦生命變動不居,傾聽是我們跟彼此保持連結的方法。
♦愈是認真傾聽就愈有說服力,當你充分理解對方要說什麼的時候,也會給予更好的回應。
♦發掘他人的觀點和結論從何而來,你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無論最後你是改變或強化了自己的想法。
♦傾聽會帶來更多的傾聽。認真被傾聽的人,更有可能傾聽你說話。
♦心平氣和地傾聽他人,對各方意見保持開放,所以較能儲存、找回、組織、生產資訊,進而更善於與人交流並提出新的想法。此外,他們也能做出更好的判斷、更正確的決定。
♦好聽眾也具有否定能力,能夠處理對立的看法和灰色地帶,因為知道事實往往並不僅止於表面所見,所以不急著尋找方便的推論和立即的答案。
♦聽愈多人說話,你就能辨識出更多人的面向,直覺也會愈準。要練就這種技巧,必須接觸各式各樣的看法、態度、信念和感受。
♦傾聽是記下無意識冒出的感受:「觀察並記住千千百百個小線索,對它們引起的細微效果保持覺察。」意識到自己的第一反應和直覺,就像帶著第三隻耳朵傾聽。
♦人的傳說、軼事、真真假假的傳聞,低估或誇大的說法充斥在我們四周。傾聽幫助我們分辨真假,深入瞭解各種複雜的狀況和在生命中遇到的各種人。
♦因為用心傾聽,你能馬上重拾兩人上次未完的話題,因為對方的話一直留在你腦中。讓對方感覺到他有一段很棒的友誼。
♦跟人交往時,你的行為有兩種效果:一是幫助或阻礙你理解,二是鞏固或削弱關係。傾聽對兩者都是最好的投資。
♦傾聽能提高自覺,讓你的感受更敏銳。當你更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你在面對世界時就更有活力,世界在你眼中也顯得更有生氣。
我第一次翻閱這本書的內文時,還以為作者是師字輩的,沒想到凱特‧墨菲是名記者,或許是因為職業的緣故,她善於傾聽與提問,而她在本書中也引用許多科普和書籍知識,我個人覺得這本書寫的真是太精闢了。
這本書鼓勵人們傾聽之外,我想對於有傾聽能力,而且敏感與有同理特質的人來說,更要照顧好自的內在,懂得設立界線。因為建立連結必然是一種雙向過程,雙方都要傾聽並理解對方想說什麼。
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然而,我們並沒有義務傾聽每一個人。世界上最珍貴之一就是時間,我們自己專注力也有限,用心傾聽時很耗費精神,所以我們必須選擇將時間和注意力放在誰的身上,設定傾聽的時間。
🙉什麼時候該停止傾聽
♦無論你怎麼努力,跟某人就是不合拍。
♦對方就是充滿毒素,充斥惡言惡語。
♦滿口胡說八道、前言不搭後話,或鉅細靡遺說著我們根本在乎的事,我們通常會煩不勝煩,放棄傾聽。
根據英國語言哲學家及理論家保羅·格萊斯的看法,人會不自覺對對話抱有某些期待,一旦期待落空,我們就不想繼續聽下去。原因在於,溝通基本上是一種合作過程。
格萊斯列出對話期待的四個原則:
1.質的原則──期待聽到真話。
2.量的原則──期待得到新資訊,但又不會多到超過負荷。
3.關係原則──期待對話切題,符合邏輯。
4.禮貌原則──期待對方說的話長短適中、清楚、有條理。
違反這四項原則的人,多半不是不擅長說話,而是不擅於傾聽。
我時不時會聽到不同年齡層的朋友說,被某人當作情緒垃圾桶。對方有吐苦水需求才會聯繫,平常並不會主動關心,也沒有多餘心思去了解朋友,後來被朋友保持距離,或是斷捨離的人間故事。
關係中經常擔任傾聽者角色的人,因為被對方需要和信任,所提升連結和自我價值感,在承受不住時才發現,那終究是幻象。說不定對方只是把我們當工具而已。
傾聽和同理是資源,也是能力,所以為了能讓關係走更長遠,更要設立彈性的界線(保持物理距離和預設時間),否則消耗了自己心力。因為當我用心聆聽對方,但對方沒有認真在聽我們說,或是敷衍,我都感受的到,而可能會心生不滿、生氣、委屈等等的。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在2019年一場演講說到:
「 一個人連自己的感受都感受不到的時候,你要他聽什麼?尤其是聽自己的聲音,他連自己的聲音都聽不清楚,怎麼聽別人的聲音?」
「 是因為他現在感覺不到,感覺不到對方的壓力,他只感覺到自己的壓力太大了,以至於他根本沒有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到對方身上,他把對別人的感知關起來了。
如果他今天把自己的感知打開,他會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認同對方的狀況?他自己少一點要求對方,可是他在認知中並不想,因為他希望對方按照他的安排、按照他所想,成為他要成為的人。
因為這個認知太強了,打斷了他對對方的覺知,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有傾聽,非常困難。」
如果對方被傾聽的認知太強了,而無法傾聽我們的時候,可以告知對方自己具體的需求是什麼,雖然對方可能還是會聽不進去,這需要有耐心地重複陳述。
如果對方還是聽不懂我們的需求,那麼剛好可以學習如何拒絕別人,來保護和照顧好自己。而我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就算不被對方需要,請相信自己依然有價值。
若是無法設定界線,不想調整改變,就需要意識到選擇維持這樣的關係,是為了什麼,有什麼好處?利益、被認同、有價值感,還是「有同理心的人」「好人」「情義相挺的朋友」這樣的名聲?有了自我覺察,為自己選擇負責,才不會落入受害者之中。
因此傾聽者不僅要先覺察自己的內在狀態,最好要設定界線,也可以告知對方自己具體的需求是什麼,也就是「我期待有一段XXX的關係」,不過他可能會聽不進去,這時可能需要有耐心地重複陳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