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他擅長的事情。當三百六十個人全部朝同一個方向賽跑,不管再怎麼會跑,都還是會有第一名到第三百六十名的區別。然而,如果跑的方向不同,大家各自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這三百六十個人很可能每個人都是第一名。不要老想成為Best One,而是要成為Only One。就算再累、再辛苦,也要堅持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人生!」~~李御寧 韓國文學評論家
第一眼看到書名時,像是教導職場學,我以為是教如何離職馬上找到適合自己工作、讓下一份工作薪水變高......
翻閱後,我覺得這本書是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盤點內在的渴望。偏向心理學。
和我分享的上一本《工作的真義》,概念有些雷同,作者是以個人的純粹意願和特質,再根據分析結果設計屬於自己的職涯藍圖。
作者為韓國人,雖然背景是韓國社會,但是,我想不同國家社會背景如何,還是有相同之處的。
作者是「創造價值」公司的創辦人,並且每週日都會到「辭職學校」,舉辦「職涯探索課程」,替想找到幸福工作的上班族解惑。
內文雖然前顯易懂,可是裡面的練習和自我探索,對我而言不是那麼容易。我們看似很了解自己,可是那往往都是表面,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嗎?有時候,我們不將目光放回自己的身上,逃避內在的情緒和那些無法接納的特質,於是把目光瞥向外在。
無法跟自己相處的人,真的認識自己嗎?
而有時候似乎迷路過的人,才更清楚自己的路要怎麼走。
曾經,他也跟學員一樣迷惘。
為了成為一名醫生,努力拼命讀書,如願考上美國醫學院最好的大學,前途一片光明時,他卻開始迷惘,在傳統教育體制下,他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幾番思考後,他不再追求財富、名聲,決定不當醫生。回到韓國後,想推廣健康飲食文化,到全國寺廟學習料理。後來到一間小公司上班。
他身邊的人完全無法理解他的動機。有時候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不能肯定自己的選擇和決定時,腦海又會出現別的聲音:「每個人本來就不同,自然會用不同的方式生活。怎樣才能工作得更像自己?活得更像自己?」
作者設計職涯藍圖,一開始是為了整理自己混亂的思緒,釐清自己要的是什麼。後來,協助了許多在職場中感到困惑的人。
有時候工作上的迷惑,不止是二十歲年輕人會遭遇的問題,無論幾歲都有可能遇到。
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壓力,覺得先有工作就好能賺錢就好,可是當真的填飽肚子的時候,就會忍不住開始思索:「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後來一忙,或是安於現狀,又會告訴自己不要想那麼多。可是,夜深人靜時,總是有一個空虛感在心裡。
然而,下定決心是換工作,又會讓人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根據韓國人力銀行調查結果顯示,上班族準備離職的時間平均只有4.3個月,即使很快就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卻因為沒有做好長期職涯規劃,而再次讓自己陷不喜歡的性質的工作生活,工作一段時間後又想離職。
作者建議換工作必須深思熟慮,不能只考量薪水、福利好,要評估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不要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有時候薪水增加,工作量也相對加重。
也要避免衝動離職,畢竟換工作時,公司錄取與否,會看我們過去的工作經驗來評估我們這個人的能力、價值觀 、方向性等。
想要讓離職變加分的方法:第一、找到符合自己內在需要的工作。第二、找到比上一份工作更能讓自己有所發揮的工作環境。
如果我們在於「為什麼」想換工作?用「什麼」標準挑選下一份工作?心中並沒有明確的答案時,建議最好先暫停,回到原點重新思考。
有些人是為了逃離目前工作帶來的負面情緒 ,而匆忙設定的轉職目標,事實上那是一種逃避。因為公司不好、老闆很爛、同事很差勁、薪水很低,那即使換到下一份工作也還是會發生同樣的事情。
必須區分清楚「辭職的理由」和「轉職的理由」。辭職只是為了「逃避」,轉職是為了「追求」,並不是追求某個特定目標,而是方向和價值。
有時候,我們會猶豫不決到底要不要換工作?或許是因為對目前的工作還有迷戀,再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而感到恐懼,也或許,這份工作有我目前無法放手的好處或利益。
如果認真思索過,還是沒有付諸行動,某種程度上表示我對目前的生活還算滿意。那些下定決心重新展開生活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比較勇敢,而是因為他們打從心底認為「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
有時候我們會用分數和能力,來決定自己人生道路,卻沒有好好思索過自己的興趣是什麼。
亨進從學生時代英文成績就非常出色,順利考上名校的英文系,對於自己能發揮個人優勢,心裡感到很開心。幾年之後畢業後,聽從教授的建議攻讀碩士學位、回母校教學。然而,他對教學並沒有熱誠,覺得無聊又浪費時間。
為什麼他會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疑惑?
「原因是亨進在挑選工作時,只看自己的“英文成績”,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個性傾向。所謂的個性傾向,是與生俱來的特性,指的是一個人的“內在需求傾向”,同時也是生存和活動必備的“燃料”。簡單來說,就是“動機和滿足的來源”。」
亨進英文成績會好,回過去源頭追溯,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家裡有很多剛上市的電腦3C產品,讓他從小感到興趣,為了獲取海外最新的產品資訊,還會特地翻閱字典,英文成績就是從那時候突飛猛進的。他也非常喜歡在社群網站跟世界各國的人交流,互相分享資訊。雖然他很喜歡做這些事情,但他一直認為這只是興趣而已。然而,就算他英文再怎麼好,他真正喜歡的是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電子產品資訊,並不是英文本身。
他的英文成績好,不代表他喜歡英文。而他對3C產品的熱情和興趣,讓他搜尋海外的資訊,進而讓英文成績好。
大部分的人都在煩惱未來該做什麼,卻沒有好好想過「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挑公司的時也是,會優先考慮薪水、福利、通勤等等因素 ,但往往沒有把興趣納入考量,思考這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的個性特質。
做自己想做、喜歡做的事可以全心投入工作,創造出非凡的後果。然而,所謂的投入,不是:「如果想實現某些目標和成就,即使不喜歡,也必須專注在目標上,進而努力。」別把“投入”和“專注”混為一談。
主動投入,而非不是有人要求才這麼做,是發自內心自然的專心投入,進入忘我的狀態。這樣的事情,即使我們重複做很多次都不會膩。
其實我們現在不知道要的是什麼、興趣是什麼 ,徬徨也無妨,只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嘗試,就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強項和天職。
在那之前,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個性特質,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明明我們應該是最瞭解自己的人,可是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作者說可能的原因:
第一、我們把「工作時的個性」和「平時的個性」區分開來。
第二、認為一個人的「行為」代表他的「個性」。
例如:這個人做事如果很快很急,就會說這個人性子急。
然而,更正確的問法是:「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出現?」,而非「我有什麼樣的行為?」必須知道自己是基於什麼理由,才想儘快完成。
或許是因為認為效率很重要;或許是因為想把事情做完,就算做錯了還有時間可以彌補。
就像亨進的故事一樣。
要了解自己或一個人的個性,不是指光看表面行為,要了解背後的動機和價值觀。掌握做事方式how和原因why。
可以從自己的習慣、興趣、感受和關係中,發覺個性傾向的問題列表。
書中舉例很多,其中像是:
每天一定要做和經常做的事是什麼?哪些事在別人看來是浪費時間,但你卻特別喜歡做?開始進行新工作時,準備方式是什麼?遇到困難時,如何克服?休息時通常會做什麼?......
~—*~—*~—*~—*~—*~—*~—*~—*~—*~—*~—*~—*~—*~—*~—*~—*~—*~—
找尋內在需求:舉例A先生
*問題:休息時通常喜歡做?
做什麼:按摩、泡溫泉。
如何做:在人煙稀少的清晨
原因: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有效消除疲勞。
*問題:喜歡哪種運動或休閒活動?
做什麼:騎腳踏車、慢跑。
如何做:獨自在附近的公園。
原因: 運動完後可以趕快回家。
*問題:旅行時,喜歡如何規劃路線?
做什麼: 盡可能尋找最短路徑。
如何做:詢問當地居民或旅客捷徑。
原因: 可以節省時間和體力。
*問題:認為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
做什麼:互相幫助。
如何做:在一開始以最快的方式掌握對方的優點。
原因:不必浪費時間經營表面關係。
*上述的共通點(個性傾向、內在需求):我喜歡有效運用資源
定義自我的個性特質時,有三個重要關鍵:
第一、必須是自己「主動」的行為。
第二、當下是「享受」的,然而享受是最正面積極的狀態,代表需求獲得全然滿足,要注意的是,享受不見得是開心,也有可能會帶來痛苦。
第三、問自己「我有哪些需求」時, 不要急著太快回答,必須經過深思熟慮,靜下心來是認真思考。
這樣能更明確地掌握自己的性格特質,而不是只光看行為本身,就魯莽斷定個性頃向。
~—*~—*~—*~—*~—*~—*~—*~—*~—*~—*~—*~—*~—*~—*~—*~—*~—*~—
「必須要找到自己會這麼做的原因,也就是背後的動機和價值觀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認為?為什麼會這麼做?有什麼感受?藉此找到自己的內在本質。因為外在的我,並不是真正的我;內在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了解自己的個性傾向之後, 也必須了解工作的本質,再看看自己的個性是否適合,才能找到適性的工作。
而根據這些性格特質,可以從中找到我們的個人優勢,在工作上發揮。
「大多數的人會誤以為:「這份工作不適合我。」但其實,有可能只是因為目前的「工作方式」不適合自己。來找我的學員們當中,有些人本來想要轉職,離開目前所待的產業,但當他們明白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環境後,更多人反而是選擇繼續做原本的工作。因此,如果你有「這份工作不適合我」的想法時,應該要思考究竟是工作本身不適合,還是工作方式或環境不適合。」
這一段話也讓我重新思考,究竟目前的工作,是我想逃避?還是我用錯的工作方式?還是 所有的情緒和想法都在暗示我,這不是一份適合我的工作?
就算這不斷的思索過後,我們任何決定依然沒有執行,那也沒關係,我們不要忘記肯定自己的努力和學習,有時候只是時機尚未成熟, 那顆種子還在土壤中醞釀著,尚未有力氣發芽。
總而言之,這本書推薦跟我一樣對工作感到茫然徬徨的人來閱讀,重新思考,或許推翻了過去我們的根深蒂固的想法,這也沒什麼不好,時代一直改變,我們內在的軟體也需要不斷更新。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所以適合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對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個人優勢。
然而如果誤以為優勢就是「專長」,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就是容易忽略缺點。
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反面優點或許就是謹慎縝密。
我們總認為缺點是不好的,必須改掉才行,但是就像銅板的正反兩面是並存的,如果連缺點都改掉的話,優點也必須捨棄,到最後連自己的特質都不見,失去了原本的自己。
當我們能看見自己缺點的反面優點,也更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我以前都會認為我不會英文是個缺點,所以無法到沒有漢字的地方旅行。一直到2018年,想出發勇氣突破了這個問題,回國重新思考才發現,原來缺點也可以變成優點。
因為我不會用英文,到當地遇到問題可能沒有辦法詢問 ,所以事前功課必須更謹慎細心, 因為謹慎細心,也讓我到了異國時,少了許多問題和慌亂。
回國後,我想寫部落格,卻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特色,其實,仔細想想我的缺點就是我的特色啊,於是部落格就取名為「0外語女人旅」。
「適者生存」這個詞彙,我一直認為是,沒強到能適應生存環境,就會被淘汰掉。
可是,根據作者分享的說法,達爾文的這句話英文原文是「survival of the fittest」直譯的意思是「最適合生存的」
作者說在古非洲大陸,長頸鹿的脖子是有長有短的。在環境變遷後,只剩下高大的樹木。於是長脖的長頸鹿活了下來,而脖短的長頸鹿逐漸被淘汰。
長頸鹿並不是因為生存競爭脖子才變長。假如非洲沒有沙漠化,脖子長的長頸鹿可能會因為食量的脖子短的長頸鹿大,反而成為被淘汰掉的物種。
所以就算拼命讓自己變強,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成功。
的確,有時候努力不一定有收獲,像桐華小說有句對白:「這世界上能夠“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就已經很幸運了。」收獲是果,但願我能清楚看見,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的過程。
我個人蠻喜歡這種說法的,無論才能強弱,我們都還是自己有自己的優勢、價值,當我們離開職場,並不是自己沒有用,可以反省和思考 ,但是請記得溫柔的對自己一點,不需要強力苛責已經盡力的自己,或許只是單純的不適合。
回頭想想我們身在的職場和工作,是不是那個所謂的「適者」?
祝願我自己和大家,實現自我的藍圖,就算沒有,也沒關係,套句我老師說的「在這社會上能活下去已經不容易了。」努力過後,即使無人肯定,也給自己掌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