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真人版花木蘭反感,而對迪士尼有點失望,加上這部是《可可夜總會》的製片團隊,我覺得還好。所以,當我看了《靈魂急轉彎》預告片後,雖對劇情有興趣,還是抱著遲疑。
直到身邊人都推薦我去看,我才挑在這個冷門的週一觀賞。
早場電影只有十人左右,我坐的中間第五排,整個橫向的位置,只有我和隔壁的女生。
看開播的映前短片 《挖道兔》時,我已熱淚盈眶。
在意別人的眼光,怕自己小小的夢想被他人恥笑,拒絕援手,堅持保有自我,然而,無論當孤狼還是孤島,都可能只是幻想和傳說。一個有機體,無法單一獨活。何況,人是從出生那一刻,就渴望連結的生物。
在保有個體獨特和客體間,我能不能在心裡也建造一座橋?與他人好好連結,共感互助的橋梁。
當我覺得自己眼淚有點誇張時,卻聽到隔壁的女生吸鼻泣聲。
《靈魂急轉彎》看到後面時,我們兩個人一直頻頻拭淚,這算是與陌生人的默契吧,哈。
非常非常推薦這部電影,這是給成人看的生命思考動畫。
在喬賈德納和22號身上,我看自己的影子,看到茫然沒有熱情的自己,也可以看到忘我和追尋的自己。一直以為人生須要有天職和熱情,那才有意義。
可是究竟什麼是才有意義?那是誰決定的?是社會文化還是家庭價值觀?就像22號在變成迷魂後,內裡那些教條式的聲音。
或許在不斷認真、嚐試、探索生命,那就是個意義。
「你的火花不是你的志向,等你活過來時,就會填滿。」
我們為自己設定目標和夢想,在達成後,有短暫的成就感和回饋,然後呢?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好像不是,我們繼續計劃的下一個目標,在追尋過程中,焦慮不安,得失心重,日子過得汲汲營營、自我批判。目標計畫一個接一個,不斷重複輪迴。
我們忘了好好真正活在當下,享受時刻。
電影提醒我,忘我與迷失的距離不遠,一念間,可能是心流,也可能是執著。
我有好好活著嗎?記得早餐的味道嗎?那口麵包滋味如何?一呼,冷冽新鮮的空氣,一吸,奶香溫暖的熱拿鐵,這真是無比美妙的搭配,還好我能享受自由和愜意。而不是抱怨著:煩死了,怎麼又開始變冷下雨了,衣服好難乾,而且明天又要上班了,好厭世。
記得《靈魂寫作》中有句話:「事實上,沒有人可以責怪。事情並不是衝著你來,而是因為你而來。」這句話乍聽很悖論,其實不,那些事件帶來的主觀情緒和想法,是要提醒我們自己需要洞悉、覺察什麼。
我覺得這部電影在後疫情時代上映真的太適合,好奇妙,在我們無法逃避,需要好好面對自己與課題時,它帶來感動與啟發性。巧合的是,也跟我最近閱讀的書籍或多或少也都有關。難道這是宇宙的共時性嗎?
共時性,指的是無法用因果論解釋的“有意義的巧合”。它不需刻意尋找,它發生在當你意識覺醒之際,即已準備好讓你隨時俯拾。
如果此刻就死去,我能不能感到不後悔?
像喬賈德納最後微笑說:「我活過了。」呢?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