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0夏天在蘇予昕心理師FB版面上的抽獎贈書,感恩出版社選中我。
作者為赫曼•赫塞,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是20世紀最偉大文學家之一。
我很少看文學作品,對這本書有興趣,是因為內容與心理和精神分析攸關,還有人權律師尤美女的推薦序,把故事的內容、摘句及心理分析的相當精闢和完整。是我目前看過的書中,我最喜歡的推薦文。
這本為小說文體,以第一人稱為視角,闡述出生良好環境的主角——辛克萊,青少年時期對光明正向生活感到乏味和困惑,看到底層社會為求生存,失序卻刺激的陰暗面,打破健全幸福家庭教育下既有的認知,受到誘惑的他,希望獲得認可,卻懦弱無力抵抗惡霸欺凌,幸而遇見神秘睿智的德米安,引領並影響他,讓辛克萊不斷在摸索下和衝擊下,找到自我而成長的故事。
每每看這種成長故事,我內心難以避免的會想責罵主角年輕時的愚蠢。不過,如此輕視與辱罵,或許,那也是對過去年輕不明智的自己的一種言語暴力。青春,不就是愚昧至極嗎?誰不是一路渾噩摸索地走來呢?
故事的最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可是這本書,卻是赫曼•赫塞在經歷一戰之後,才以主角辛克萊的名字,化為自己的筆名而寫下的。這是辛克萊的人生,亦是赫曼•赫塞自己的故事。
或許是赫曼生命經歷了世界大戰,以及父親去世、兒子病痛,導致一九一六年他與妻子分別精神崩潰和分裂,開始接受心理治療,而他的心理師也正是榮格的學生朗格。
赫曼他藉由閱讀精神分析的文獻來改善自己的狀況,創作因此發生明顯變化。他試圖從哲學、宗教和心理學方面來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
「赫塞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影響頗深,自己親受治療,他爐火純青地以剖白、夢境、幻想、隱喻、象徵、意識流各種技巧來凸現人的內心世界。」
我比較庸俗些,有時深思,辛克萊愛的究竟是德米安,還是艾娃夫人,我難以解釋,也無從詮釋。
或許,我們愛上一個人跟自己的意象有關,而討厭一個人也跟自己的陰影有關。那些諸多起伏的情緒,或許是愛的調味劑,然而,不能把那些情緒和感受視為愛的本質。
看完此書,立刻赫塞另外一本《流浪者之歌》納入書單中。
以下摘自書中內容
◎在世上,最讓人畏懼的正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德米安:「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探尋自身的合理和禁忌。有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曾違反法則,但這並不阻礙他成為一個混蛋,反之亦然。實際上,這只與懶惰有關。那些懶得思考的人會服從世俗的力量;勤於思考的人則會探尋其內心深處的法則,對他們來說,正派人一直堅持的事也可能屬於禁忌,而遭人唾棄的也未必就不合理。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
◎「強詞奪理毫無價值,只會讓人丟失自我,而這又是一種罪孽。人必須完全爬進自己的內心,就像烏龜一樣。」
◎上帝有無數方法讓我們感到孤獨,然後回歸自我。
◎我突然產生了一股衝動,將這幅貝緹麗采或又可以稱作德米安的肖像畫釘在窗框上,看落日餘暉透過。那張臉變得模糊,但那雙眼、那發光的額頭、那紅紅的嘴唇更加鮮艷,我就坐在那兒盯著看了許久許久,直到太陽落去。我漸漸覺得,那幅畫既不是貝緹麗采也不是德米安,而是我自己。並不是因為畫中人物看起來像我,且我也從未覺得像,而是它能夠決定我的生活,是內在的自我,是命運。如果我交了新朋友,那麼這幅畫便像新朋友;如果我曾愛過誰,那麼這幅畫便像我的愛人;它也能代表我的生命與死亡,擁有命運的色調和旋律。
◎德米安:「我們都不知道你為什麼會酗酒。相信你內心深處自有答案,而它支配著你。你要知道,我們心中有這麼一個人,他什麼都知道,他的意願無處不在,做事也都做得比我們好。」
◎德米安:「鳥要掙脫出殼。蛋就是世界。人要誕生於世上,就得摧毀這個世界。」
◎如果你近乎絕望地想要什麼,並最終得到了,那麼這便不能稱為偶然,而是內心的渴望帶來的必然。
◎人們會時常陷入一種心境中,無法確定我們看到的意象是來自外界還是來自內心。
◎皮斯托琉斯:「如果你討厭某人,你所討厭的東西其實你本身也有,因為我們不會討厭與自己毫不相關的東西。」
「所有我們看到的,都是心中所想;其實,心外無物。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過得不真實。他們只是將心外的意象視為真實,而壓抑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樣想,其實也挺幸福。但一旦深入內心,你便會不再走常人的老路。辛克萊,普通人的道路十分輕鬆,我們的卻異常艱難。」
◎我們創造了神,並與之搏鬥,然後讓祂們祝福我們。
◎即使最老實的人,也不可能在一生中什麼都不違背。
每個人總有一天都會偏離父親和老師限定的道路,且總會感受到孤獨,但大多數人都承受不住,很快便浪子回頭。我並沒有一下子就偏離了父母以及他們的光明世界,而是一步步,以幾乎察覺不到的速度越走越遠。對此,我感到非常傷心,每次回家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卻還可以承受得住。
然而,對於我們基於自由意志愛慕與尊敬的人,以及內心認同的朋友,如果有一天發現關係突然破裂,任何人都會為此痛苦不堪。那背離的想法會像毒刺一樣紮入心中,每一次反抗都在啪啪打臉。自認為善良的人會被打上不忠不義的印記,並在恐慌中陷入童年美好的回憶,而無法相信自己的背離。
◎覺醒的人只有一項義務: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著自己的路向前走,不論它通向哪裡。
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使命,那就是尋找自我,無論最終成為詩人還是瘋子,先知還是罪犯,都無關緊要。一個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命運,並全心全意地沿著命運之路前行。其他一切都是逃避的藉口,是泯然眾人的退縮、隨波逐流,也是心底的恐懼。我心中不斷出現新意象,它們可能曾在我面前出現過,但直到現在我才第一次經歷。這是一次本性的實驗,也一場結果未知的博弈,它可能會找到新的出路,也可能什麼都也找不到。我唯一的使命就是任其自由發展,感受它的意志,並完全掌握。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於是,我在紙上寫下:「我的領路人離開了,我再次陷入無邊黑暗。我無法獨自前行。請幫幫我。」
我想將這張紙條寄給德米安,但最終放棄了,因為那讓我感到很傻,很愚蠢。我把這句話背了下來,並常常提醒自己。我一天到晚都在默念,漸漸地,我明白了,原來這就是祈禱的意義。
◎我們在任何地方都能發現群居本能,卻沒有愛和自由。從聯誼會到國家,所有組織都因恐懼和困難而產生,但內部卻早已腐朽,幾近崩潰。
◎「人永遠無法歸家。」她說:「但在彼此的道路相交的那一刻,整個世界都是家。」
◎那段時間,我的心中盛滿了對艾娃夫人的愛,但愛的方式卻每天都不相同。有時,我覺得吸引我的並非她本人,而是我内心中的一個意象,其唯一目的就是引領我探究內心深處。她說的話很多時候都像是我潛意識中那些問題的答覆。
◎我們都明白,世界早已腐朽不堪,但這並不代表世界即將崩塌。我有預感,世界即將產生劇變,我自己也會牽扯其中。辛克萊,我們之前談論過,而我們將見證這場劇變。世界想要淨化自己。現在,空氣中彌漫著死亡的氣息。沒有死亡便沒有新生,但實際情況可能比我想的還要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