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143

「你永遠無法漠視那些對你而言最困難的情感挑戰,也永遠無法戰勝羞恥感,將其抛諸身後。一旦被情緒誘因觸動,你的第一反應是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加以抵禦。 只有保持警覺,持續關注自身,觀察慣有的防衛行為,而後盡可能地不涉身其中,才能減少防衛帶來的制約。唯有做出不同的選擇,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才可能培養出新習慣。正如佛洛伊德和很多精神分析理論學家的結論:光有洞察力是遠遠不夠的。接受心理治療時,頓悟時刻非常重要,它會加深我們對自己的瞭解,卻不會帶來改變。真正的變化取決於一生中做出的一次次選擇。」

 

非常感謝出版社和瓦基合作的贈書活動,我個人很喜歡封面繪圖和內容,推薦給對於探索自我,與好奇想了解人性心理的人閱讀。可是,這並非是一本讓人舒心的書,因為閱讀的過程中,免不了回溯自己的言行和痛苦。

img134

人們把「鴕鳥心態」來形容那些不敢面對問題,逃避現實的人。事實上並非如此,鴕鳥會挖地洞將蛋埋在地下,以保證後代的安全。於是牠們經常把頭探入地下,用喙輕輕轉動鴕鳥蛋或檢查。所以「鴕鳥心態」可能只是人們通過自然現象而做的引申。 如同封面繪圖,人類才有逃避危險、痛苦與自欺的心態。

 

所謂的心理防衛機制,英國著名心理分析學家唐納德梅爾徹說了簡短易懂的解釋:「一切防衛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回溯自己過往和觀察他人的言行舉止,常會看到所謂的「心理防衛機制」,然而對於他者,除了不小心話說得太快外,我通常是不詢問也不提醒,不希望自己自以為是,我只需往內觀就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呢?看他人的問題、盲點和課題,往往比看自己的還要容易。如果激起你強烈的情緒,不得不說教、建議,那有可能是自己的防衛機制。

通常心理和靈性叢書,目的是先覺察與觀照、理解自己,先是深入自己的內心,也才有辦法走得進別人的內心。而非將目光向外,或是為了改變或控制他人。 因為,人往往最難的就是看到自己和改變自己。 尤其是對於沒有自覺的人更是如此。

 

然而藉由反思,我們看到了自己和他人的防禦機制,衍生不少趣味性,忍不住在心裡直呼「啊,原來如此啊」。 我個人常提醒自己練習,當對一件事情出現批評、抗拒、討厭、驕傲自滿等等,比較不中性而明顯的情緒時,會反問:這是我的防衛機制想保護、提升我的價值嗎?那是什麼讓我感到恐懼不安呢?

 

我對早期自己的防衛機制,其中有兩件比較有印象。 一是我幾次失控罵人,可能才過了一天,我會立刻忘記自己嚴厲和殘酷的言語。 我猜那是我對自己「憤怒」和「失控」帶來的羞恥感。 原生家庭之故,我對情緒化失控者,輕視且引以為恥,明明我不想當一個「講話難聽和失控的大人」,可是我卻沒照自己的理想走,卻偶爾變身成這樣的人,潛意識感到羞愧無法接受,進而遺忘。

 

書中對於羞恥防衛機制的指責模式描述:「羞恥和指責經常成對出那些努力想呈現出完美的一面,卻又受羞恥威脅的人,會對類似批評的話語非常敏感。「失敗」或「不完美」的代價是自我憎恨,所以他們會轉移所有的批評,把責任推給別人。 我的訪客荷莉非常依賴這種防衛,尤其在與她的丈夫艾瑞克爭吵。本質上(潛意識裡)她會對自己引發的瘋狂爭吵感到羞恥和內疚。......我以她的角度,用一種誇張而憤怒的方式感歎道:「艾瑞克那傢伙!」於是她發現,她很難承認自己在爭吵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因為她感到羞恥和自我厭惡。」

 

其次則是先要感謝我過去的前輩,可以說是他開啟了自我探索之路。大概在十年前吧,我跟對方談起自己的負面事件,他問我:「妳為什麼有那樣的情緒?」

我想了想:「我也不知道。」

「不可能不知道。」

我認真說:「我是真的不知道。」

他笑了笑:「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做出那樣的言行。不是妳不想說,就是潛意識妳不想去面對。」

我想都沒想就反駁:「才不是......」其實語氣有點虛。

 

「根據佛洛伊德等眾多精神分析學理論家的論述,我們的潛意識埋藏著很多想法與感受,它們要不是太過痛苦而令人無法承受,就是與道德和價值觀互為衝突,有損我們的外在形象。換言之,我們並不想知道自己潛意識裡的內容,如果真想知道,這些想法和感受根本就不會進入潛意識領域裡。」

 

雖然我極力否認,但他的最後一句話,像是當頭棒喝,讓我開始反思和對自己質疑。 我是真的不知道嗎? 是了,藉由心理書,我抽絲剝繭慢慢理解自己的情緒後,原來他說的是真的。 很多事情淡忘掉了,不代表沒發生過,心中的第一個反應,會證實那道傷口存在過。 自己可能察覺或意識不到,但是,對於無意識和潛意識而言,沒有時間概念,那個不愉快的記憶、創傷的感覺,會永遠停住那一刻。

 

「佛洛伊德堅持無意識中的內容是「無法摧毀的」,譬如,你還沒有清楚地意識到你對父親感到憤怒,但這並不意味著憤怒已經消失了。它必然會繼續從某種隱密的方式,讓你知道它的存在──像是披著幽默外衣的嘲諷或挖苦。」

 

後來我和這位前輩因有想法上的不快和誤會,而漸行漸遠的失聯,然而,我心存感謝,因為是他道破:「妳家像是平靜無波的海平面,可是海底下暗潮洶湧,每一個人都在壓抑。」

而壓抑,也是其中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本書作者將心理防衛機制:

鴕鳥心態:壓抑與否認(包含抗拒,和無意識敵意與被動攻擊)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轉移與反向作用(移情作用、代罪羔羊、踢貓效應)

非黑即白思維:分裂(二元對立、矛盾、極端)

沉溺美好童話:理想化(理想化自己或他者、經歷)

到處散播負能量:投射(嬰兒式交流、排空、發洩情緒)

為避免痛苦,放棄所有開始:控制(迷信、隱性控制、強迫行為)

用狡辯迴避真相:思考(合理化與理智化、成癮行為的藉口)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羞恥防衛(自戀、完美主義、自我厭惡)

 

有些地方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我對心理學及名詞不夠了解,我認為作者說的轉移和投射,情況相似。而內容某章節的「分裂與投射」,我認為有「自證預言」的意味。 . 各位可選擇最符合自己的組別(最習慣的做法),來辨識出自己防禦機制的可能類型。

但如果你反覆閱讀過還是感受不到自己是哪一組,「請注意:這或許暗示了某個防衛機制正在運作,也就是說,你也許已將相關記憶排除到了意識之外。」

 

不過,無論我們自己或別人是哪一類型,作者提醒我們,摸索迴避痛苦的緣由比標籤概念化更為重要。作者的【切記】中談的去標籤化,我個人很喜歡,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存在太多評價、標籤,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可能都是一種侷限。

大概會有人覺得我很奇怪,居然說正向評價也可能是種侷限?正面的認同肯定,讓我們有能量和提升自己價值感,然而如果我們越是抓緊這個評價,越是執著不放,不旦減低了定義自己的能力,還可能讓我們無法接納無常,或是自己不完美的那一面,而越是努力和追求。

正如洪仲清老師所言:「追求的本身強化了『我不夠好』的部分,反過來,是因為我追求,所以常常覺得我不夠好,而不是我夠好而追求。」

 

img141

 

無論我們是何種類型的機制,都不可能掙脫於它的制約,沒有人能超越自身的心理防衛機制,因為它亦是自我保護。了解它是種挑戰,是為了不再讓機制阻礙我們的成長,錯失讓生命更豐富的機會,當每一次重大情緒或機制出現,能平心靜氣做出正確選擇。

 

最後分享我喜歡的書中摘文:

「改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所以有時你會面對痛苦,有時又會重返窠臼。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儘管擁有多年治療經驗與漫長的職業生涯,我依然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和妮可一樣,我自身固有的防衛機制從未真的消失,時刻召喚著我;當生活變得異常艱辛或不堪忍受時,我有時亦會重新躲回其中,求得片刻心安。但我從未停止過開闢新徑,學習更好的應對方式,全力以赴地面對自我的真相。

事實上,所有人(包括來自幸福美滿家庭或者成功治癒的人)在面對痛苦時,都有各自的困難,敏感與防衛機制。每個人的生活都存在痛苦,很多痛苦,沒有人能和痛苦完全安然相處。 但在另一方面,我也相信一定存在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健康會關照並接納人性的本質,而非極力逃避或抗拒,可能會是這個樣子的:

你能接納剛剛好的依賴性,並得到真正需要的東西。

你擁有深刻的感受力,卻不擔心被其淹沒,並相信這些情感會賦予生命與關係更多意義。

你信任自我,雖然對自己並非百分之百滿意,但堅信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永不放棄成長的人。」

 

*-。-。-。-。-。-。-。-。*

A類:第一組
•我不相信在我有需要時,別人會幫我
•我總是遇到黏人類型的人
•我認為太黏人和依賴都是一種軟弱表現
•我很少暴飲暴食,可以自主控制飲食
•對我來說,「性」並不如別人所認為的那樣重要
•想把事辦好,就得親自動手


A類:第二組
•遇到問題時,我總是幻想會有人替我「解決」
•我不算暴飲暴食,但我希望自己能更確實地控制飲食
•每次談戀愛,都會全心投入有時
•我太依賴他人了
•即使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我有時還是會在約會時和對方發生關係
•我對別人的重視,似乎勝過他們對我的重視


B類:第三組
•表露激烈的情緒,會讓我感到不安
•我很少流淚,只會偶爾在看悲傷電影的時候落淚

•我很少生氣,從不會發火
•我超級好說話
•我時常嘗試新事物,但總是三分鐘熱度
•我總是擔心稍不留意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B類:第四組
•我經常反應過度,隨之又懊悔不已
•我認為被情緒吞沒很正常
•我希望自己沒有情緒上的波動
•我經常感到混亂,失去控制
•我發脾氣的次數,數都數不清
•我感覺自己像是壓抑了一大堆緊張的感覺


C類:第五組
•我會花很長時間照鏡子
•我會把大部分的積蓄用來買衣服、打扮自己
•經常有人羨慕我的長相/成功/性格
•在人際關係上,很少人符合我的交往標準
•我喜歡在聚會時成為焦點
•我認為對他人表現出不耐煩或輕視很正常


C類:第六組
•我常感到自己「不如」朋友或初識之人
•我容易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過分自責
•我時常會對他人及他們的生活感到嫉妒
•我害怕被人看輕

•我無法接受批評並對此十分抗拒
•我希望自己是另一個人

 

「進行這些練習時,你也許已經發現A類是對需求,欲望及依賴議題的表述,B類針對的是強烈的情緒與自我控制,C類則是關於自尊及在關係中如何看待自己的議題。

情況傾向於第一组表述的讀者,很難承認自己的需求或依賴,他們的防衛機制在於否認依賴,並勸自己忽略欲望或需求。

選擇第二組敘述的讀者反而是被他們的需求和欲望「牽著走」,他們特有的防衛機制,是試圖透過控制需求來掌控自己。

選擇第三組敘述的讀者容易在面對強烈情緒時感到不自在,他們的防衛機制主要避免可能會出現強烈情感的局面,或者當出現時減緩這些情感的影響。

選擇第四組敘述的讀者經常感到被自己的感受吞沒,他們的防衛機制是嘗試不同的方式「擺脫」這些感受,或者以轉移的方式,用一種感受對抗另一種感受。

選擇C類敘述的讀者,無論最終選擇的是第五組還是第六組內容,都在與羞恥感及低自尊抗爭。

認同第五組內容的讀者,其防衛機制是為了說服自己及他人相信與事實相反的那一面;

認同第六組敘述的讀者,其擁有的防衛機制大多數(不是全部)會今他們失望──渴望成為另一個人本身就是一種防衛。」
 

我大致整理心理防衛機制與組別的簡略對照:

 

壓抑   若不瞭解壓抑的運作模式,就根本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成長,因為沒機會其觸到自己正在極力回避的傷痛。即便能克服一些非良性行為或思維模式,最終還是會想出其他方式壓抑痛苦。 佛洛伊德堅持無意識中的內容是「無法摧毀的」,譬如,你還沒有清楚地意識到你對父親感到憤怒,但這並不意味著憤怒已經消失了。它必然會繼續從某種隱密的方式,讓你知道它的存在──像是披著幽默外衣的嘲諷或挖苦。【通常適用於第一、三、五組】

 

否認   每當我們開始否認的時候,無論否認的是感受還是事實,我們都是在否認自己的意識。 有時候,暫時的否認會幫我們面對難以承受的損失:我們或許會否認自己感受到的萬分傷痛,因為突然面對全部的痛苦,可能會把我們擊潰。我們需要慢慢地,一點一滴地意識到自己的損失。【通常適用於第一、三、五組】

 

轉移   很多新手媽媽在夜間餵孩子這件事上,也會要求丈夫輪班,卻依然沒有減少她們內心的憤怒。母親的怨言在於為了照顧孩子,不得不半夜起來,還要面對失眠問題。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有人說到這一點時,他們也會予以否認──他們生氣的真正原因是,在為人父母時受到的剝奪性問題,為了孩子所犧牲的睡眠及其他個人需求,既不合理又不公平,他們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孩子有怨言。但在我們接收的文化訊息或育兒書籍中,從未提及這份憤怒……新手媽媽通常把爸爸當作代罪羔羊。這便是闡釋轉移的另一個完美事例。有一個人引發了我們的糟糕感受,但當我們將情緒發洩給對方的做法無法被接受或有危險時,我們便將之轉而發洩在第三個人身上。【通常適用於第三組】

 

反向作用   一個鋼管舞者,有時候會揣測他人對自己工作性質的評價,也經常辯解,或是用「關你什麼事」打臉他人。 她在無意識中感到非常羞恥,與其說是對工作,不如說是對自己,以及她在心理上受到的傷害:她害怕別人看穿自己,進一步評判自己有缺陷、不夠好。她對外界的評價採取無動於衷的強硬姿態,展現的是對潛在羞恥感的反向作用。【通常適用於第三組】

 

分裂   非黑即白思維,反映出的便是分裂這種心理防衛機制。當我們忍受不了複雜性帶來的緊張與困惑時,就會「分解」複雜,透過分裂,將其一分為兩個簡單又對立的部分,認同一邊,排斥另一邊。於是,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舒坦,認為自己絕對看得明白,同時卻也因為過度簡化一個複雜的問題,剝奪了它本身的豐富與生動。【通常適用於第四、六組】

 

理想化   除了理想化他人,我們還可能理想化某段經歷,甚至是我們自身。 理想化某段經歷,即是認為其會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或者解決所有的難題如,有人堅信如果某某情況發生,生活的一切都會美好無比。 對自身的理想化,即是認為自己不存在缺點或心理問題,或者認為自己並沒有實際看起來那麼憂慮或不堪。潛意識裡對內在創傷懷抱羞恥感的自戀者,會不作他想地認為自己就是完美與美麗的代名詞,永遠處於他人的嫉妒或仰慕之中。【通常適用於第五(理想化自己)、六組(理想化別人)】

 

投射   「能不能別再怪罪我了!承認你為做過的事感到愧疚很難嗎?」 你是否遇過不停問你生不生氣的人?也許你原本並未感到丁點氣惱,卻因為對方問了太多次,結果最後真的開始生起氣來。這可能是對方洞悉了你未意識到的東西,但也可能是他把自己的憤怒投射給你,他認為應該為此生氣,讓你也感同身受,而不是自行消化。不斷地發問:「現在你真的不生我的氣了?」最終可能會激起先前被投射的情感,這種疑問成了防衛的(潛意識)確認形式。 換言之,當人們以投射作為防衛手段時,通常會親身驗證這種投射──也就是說,讓自己信服投射是成功的,透過言語或行動,喚起他人極力否認的經歷。 【投射發揮著重大作用,呈現的方式諸多,抵禦著幾乎所有的痛苦情感】

 

迷信   多數人都艱難地處在對真相的不斷探索中。當知曉事情不在自己控制之內,無法預測會發生什麼的時候,不可能安然過日子,哪怕一分一秒都會是煎熬。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落入俗套,樂於遵循某些傳統的原因之一。因為慣例和傳統會讓我們認為自己可以預見事態的走向。有序的生活會讓人在無規則、無法控制的宇宙裡獲得些許慰藉。 將秩序、傳統與慣例視作健康的防衛機制──這是我們為了規避在大千世界裡的生存焦慮,而對自己撒的小小「謊言」。然而,一旦走到了極端,這些防衛機制便把本身潛藏的問題暴露出來。

 

控制   為了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嚴重依賴控制的人從不允許自己仰仗他人,力圖保留「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權利。他們或許讓人際關係染上了些許冷漠色彩,或許會發誓永不結婚,但他們實際上是在逃避對無助感與依賴他人的恐懼:「我誰都不需要。」【通常適用於第一、三組】

 

控制   如果你對生活感到心煩意亂,經常需要他人幫忙管理情緒,而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又感受到照顧你的必要性,那麼他們可能願意回應你的需求。不知不覺地,為了控制對方,你可能會打著「無助」的旗號,迫使他們成為你的「救世主」。「控制」也會表現於更細微的層面:如果你經常忘記做答應的事,身邊的人就不得不收拾爛攤子;或者如「果你總是把問題拖延到有人不得不介入的時候,你也許正在潛意識裡控制身邊的人,迫使他們替你面對問題。【通常適用於第二組】

 

思考   思考的過程占據個人意識的核心位置,因此,如果想要覺察到自欺的謊言,對自己的想法保留些許懷疑態度,就顯得十分重要。 我們會依賴思維過程,為自己所有的防衛機制進行辯護,同時形成一種備用防衛或二次防衛。為此,留意這些想法,同時質疑它們的合理性,是解除一切防衛的起點。【此防衛機制最常出現在第三組,在其他組也有不同程度的依賴】

 

自戀   有很多類型:

社交場合中,有些人會不停地談論自己,卻對他人毫無興趣。

過於活潑外向的人,往往相當有魅力,總是用有趣的故事來主導談話。他可能並不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或重要性,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焦點。

某個不斷施展自身才華的藝術家或運動員,以求大眾的讚許。 對於所有的自戀者來說,共通目標即是壟斷注意力。之所以需要他人的關注與讚賞,是因為潛意識裡感到自己有缺陷,是醜陋與無價值的。【此防衛機制最常出現在第五、六組,在其他組也有不同程度的依賴】

 

輕視   對沉溺於自戀的人來説,完美通常意味著凌駕於他人;要證明自己是勝利者,就得擊敗失敗者。這些自戀者爭強好勝,需要不斷證明自己是勝利者,優於他人。伴隨競爭而來的是自命不凡、優越感及蔑視。透過壓倒對方的方式,自戀者得以「證明」自己成功擺脫了極力逃避的羞恥感。輕視和羞辱失敗者可以證實他所建構的理想化自我。【此防衛機制最常出現在第五、六組,在其他組也有不同程度的依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Jen 的頭像
    JenJen

    零外語女子旅

    Jen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