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生命更加開放與精采──《旅行是為了放大生命的極限》

冒險的祕密是什麼?並不是小心翼翼地尋找,就能得到冒險;只要你用正確的方式旅行,冒險自然會找上你。要這麼做,首先你必須先克服一直以來尋求保護的習慣,敞開心胸,擁抱不可預期的事物。只要你開始練習這種開放的態度,很快就會發現這個世界遠超過你的期待,最簡單的真實裡就有冒險。多半時候,你會發覺 「冒險」是事後決定的:那是一種方法,能夠破解你無從解釋的事件或經驗。

如此,冒險就成了流浪旅行日常的一部分。美國旅遊作家提姆•卡希爾 Tim Cahill寫道:「踏出第一步時我們就知道,旅行的意義在於讓我們面對恐懼。我們害怕不熟悉的事物和不踏實的感受,像是湯裡的公雞頭,瀕臨無限恐懼的邊緣,和把我們硬拖到它身邊,逼我們凝視其中虛空的峭壁。

── #羅夫帕茲《#旅行是為了放大生命的極限:出走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想讓人生更加精采》#遠流

 

雖然這本書提的「流浪旅行 Vagabonding」定義在於,抽離你的常規生活,離開六個禮拜以上的長時間體驗流浪,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體驗這個世界。然而,我個人認為以廣義來說,如果你是自由行的愛好者,閱讀這本書會有一定程度的共鳴

 

2018/10/11一個人從奧捷自由行回來的隔天晚上,我即興在歐洲自由行社團上發了貼文:

「很謝謝社團熱心助人回答我問題的人,謝謝部落客的教學和攻略文章,我也感謝自己有這個勇氣與努力來旅歐,還有謝謝一路走來那些對我善意的那些陌生人。
我不會英文,英文數字只會唸1~8,不會kk音標,會的英文單字大概不到30個,我是個從小到大放棄英文的人。

靠著做旅行功課與手機翻譯軟體,我有日本自由行10次左右的經驗,其中4次獨旅,其他大部分帶人,但歐洲部份完全沒經驗。

一年多前,我在社團發問:「如果一個不會英文的女生,也不會開車,想去德國、捷克自由行,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社團有許多人熱心的留言,給我建議或鼓勵我。

其中有人建議我先培養好基本的英文能力,再去旅歐;也有人支持我說,不要因為語言隔閡,就限制前往世界的道路…

我沒有想到,秉持不同意見的兩方爭辯了起來。其中一位女士留言:

「她是一個人去自助旅行,難道她整路旅程中都不用講英文,跟當地人溝通,靠手機翻譯即可?」

「建議發言者培養一些英文能力,買一包坊間旅遊英文練習一下,以免旅途中發生聽不懂當地人講的英文而造成旅遊不便,是很中肯的建議。我就不相信旅館check in的時候,對方用英文跟你說房間在幾樓、幾點吃早餐,聽不懂英文的人有辦法用手機翻譯?」

「我只是懷疑留言的人有多少人是曾經一個人去歐洲旅行,全程都沒有講到英文,而是全程用手機翻譯?若有,麻煩寫一篇部落格或文章來證明一下。」

我看了這位女士的留言,沒有生氣,感到相當興奮,眼神發亮。

因為我一直在考慮要不要來寫個部落文,也在掙扎要不要旅歐?她的留言,無疑是讓我做出決定的推手,我後來在心中特別感謝她。

我心裡頓時有了答案。

對啊~哪個不會英文的人有寫過旅遊部落文?我可以當第一個人啊!旅歐也是!

我K了3本旅遊書,在沒有親友的支持下,最後決定去奧地利和捷克15天。買完機票的那個晚上,我失眠了,很緊張、害怕與不安,不禁懷疑地問自己:真的可以嗎?

可是同時我也很雀躍自己終於可以走向除了日本以外的旅程,既然順利買到了促銷機票,那也許上天最好的安排,要讓我好好去體驗。

在做了幾個月的功課後,我終於要出發了。出發前表妹問我:「妳做了不少功課,英文有沒有比較好嗎?」

哈哈哈哈哈~當然沒有!就像維也納的英文我能大概記得住它的長相,但我拼不出來,也不會唸。

為了避免被偷竊,我還買了密碼鎖別在後揹包的拉鏈上。

然後我出發了。

整趟旅行,其實最可怕和焦慮的,不是啟程這段過程,而是半年前訂機票那個失眠的晚上。

然後,最無助的也就是剛下飛機後,買好的網卡因為我的粗心沒有安裝成功,拖著28吋的行李,四處用手機翻譯詢問網卡哪裡買而已。

我去了維也納、瓦豪河谷、哈修塔特、薩爾斯堡和國王湖、CK小鎮、布拉格、住布爾諾時去特奇和萊德尼采。

一路上我很幸運,沒有遇到扒手,只有遇過一個不善的乘客,其他時候,很幸運得我都遇到善意或是幫助我的人,提醒我後背包拉鍊沒關好。

那位不善的乘客,是我在搭OBB奧地利國鐵前往梅爾克時遇到的。

當時我順利搭上列車時,不久,有個戴太陽眼鏡的揹著登山包的運動型阿杯走來坐我對面,一坐下就開始跟我講話。從他的神情語態中,我感受不出來善意,倒像在指責我。可是不管德文還是英文,我一概聽不懂。

我跟他表示:「唉逗no…英格里緒…..」

他繼續講,我只好冷處理,轉頭看窗外,列車上的玻璃反光照映出他的目光一直鎖定我身上,我閉目養神不理他,聽見他又碎碎念了幾句,最後一句我聽得懂,是“Fuck you"

當下我真想對他比中指....可是,算了,不理會這種人,就是氣死他。

我並沒有做出出格的事,在OBB飲食也是可以的,不知道是哪裡妨礙到他?他是不是歧視華人?

他在下一站離開了,過一會兒,坐我隔壁隔壁的兩個人突然叫我,我愣了一下,以為又要被罵,結果他們是問我:「啊you ok?」

這句我聽得懂,我比了OK的手勢,他們繼續回應我,雖然講的話我聽不太懂,然而他們捲起袖子打算揍人的肢體語言,我猜測意思,可能再說如果他對我失控的話,他們也要動手,或叫他冷靜一點。

很好,也是有好人存在的。

遇到這樣的事,沒有影響我美好心情太久。抵達歷史悠久的小鎮梅爾克,美麗的景色一掃陰霾的事情。在前往修道院的路途中,我迷路了,拿手機圖片問當地大叔怎麼去?大叔好心指引我走。我並不知道他順路走在我身後,當我走錯方向,他點了我肩膀,好心再提醒我一次。

路過一隻圈在店外的狗,我想拍牠,可是牠一直動來動去,沒想到牠的主人從店裡走出,然後叫狗狗坐好讓我拍,哈哈哈哈哈這個小鎮真的好可愛,大家都好悠哉,定居在這裡我可以哦!

在哈修塔特參觀鹽礦觀賞解說的投影片時,領隊小姐在一旁解說時,我站最後,前面都是人高馬大的外國人,我根本看不到投影片,不過其實我也不在意啦!反正我也是聽不懂。我漫不經心,目光亂飄,忽然,有人點了我的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鹽礦領隊小姐,她找了一個高處讓我站在那,可以好好看投影片。當下我有點小感動,因為這裡人很多,我沒想到她那麼貼心還留意到身高如哈比人的我。

前往薩爾斯堡在OBB列車上時,行李架的最高點還有空位,但扛上去對我來說很吃力,我正在思考方法時,一個穿著西裝的阿北二話不說就好心地幫我搬上去。當終點站下車時,他還體貼地詢問我要不要幫我拿下來。

到薩爾斯堡的旅館也是,房間是在4樓,沒有電梯,老闆娘好心地幫我一起扛上去。住了三天兩夜要退房時,清潔人員也好心地幫我提到1樓。

前往CK小鎮,搭乘共乘小巴時,中途有停留超市,可以下車上廁所或吃個小點心。我下車時除了手機什麼都沒帯,當我走到廁所才意識到忘記帶錢包。走回小巴時發現車門已鎖,我走回超市,還好看到正在喝咖啡的司機,於是我用手機翻譯表示:「請幫我開車門,我忘記帶錢去上廁所了。」沒想到司機居然打開錢包直接給我零錢,解決我內急。後來,在車上睡昏睡的我,下車抵達目的地忘了還他錢,而他也沒跟我要。真是好人!

我入住布拉格旅館時,我卡關了,櫃台人員跟我說了很多英文我都聽不懂,她見我用手機翻譯軟體,於是用寫的給我翻。原來她跟我要永久居留證?那是什麼東西啊?我根本沒有啊!我也沒聽說過需要那個證。我有點慌張。我說我是從維也納入境,沒有這件東西。

雞同鴨講了五分鐘,我更加不安。剛好有一位韓籍女士走到櫃檯 ,發現了我們溝通上有問題,於是她很好心的幫忙我們翻譯。最後我只需要給櫃台看台灣身分證,並且留下台灣地址就好,也算是順利入住了,再一次謝謝陌生人的協助。 

我打得落落長,我想說的是,旅歐也許沒有想像中美好,但也沒想像中那麼難,只是不敢前往的人,好像都聽了太多負面資訊,被恐懼困住了。當然,不能依賴陌生人的協助,得自立自強,保持警覺性,我可能比較幸運,但壞人真的沒那麼多。

不會外文的我,搭車買票或找路,不會講,那就用手機翻譯或是給對方看圖片。點餐也是一樣,雖然GOOGLE翻譯可以翻菜單,但是一頁頁翻譯很慢,我懶惰時,就直接看GOOGLE地標的評價照片,看哪張照片我最想吃,就給店員看。或是去吃披薩時,直接用翻譯告訴店員我的需求:「請推薦我蔬菜最多的披薩。」諸如此類的,不會外語去歐洲不可能沒有辦法,只是會比較麻煩,比較像聾啞人士而已,哈哈哈哈哈

拍照的部分,我帶了輕型腳架與自拍棒。懶得使用的話,我就物色路人幫我拍,通常自己先好意幫別人拍的話,對方也會樂意幫你拍,互相的!

一個人的歐洲行,我也不是要證明自己行不行,跟能力毫無關係,只是想體驗和看看那些不曾領會過的,不管好與壞,都是寶貴的人生經驗!獨旅就是學習、修行和自由自在的快樂吧!」

 

我打完這段文,也筋疲力竭了,發文完就倒頭睡。

一夜無夢。等我醒來打開手機,我沒想到這篇文在社團按讚數破了兩千,底下留言討論的人也不少,大多人認為這好勵志跟熱血。
這同時也更加讓我確定寫部落格文,不論是訂票還是分享見聞,我想憑著自己微薄的力量,去鼓勵那些不會英文又不想跟團,跟我一樣想要去歐洲旅行的人。

 

後來,讀到《旅行是為了放大生命的極限》,回憶起2018這次歐旅和下次旅遊計畫,我心有戚戚焉。

「你所見的一切都如此嶄新,令你感動;吃飯或睡覺等基本任務都變得意義重大;你會在最純粹的好奇心與新奇的事物中找到樂趣。

美國旅遊作家比爾•布萊森 Bill Bryson在《無處歸屬Neither Here nor There》中觀察到:「突然之間你又回到了五歲的時候。你無法解讀所有事情,對於周遭事物的運作只有最根本的感知,你甚至連過馬路都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你全部的存在成了一連串有趣的猜測。」

某種程度而言,以五歲的本能行走全新的地方,非常自由自在,你不再侷限於過去。在離家如此遙遠的地方生活,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像張白紙一樣不受限制。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機會,打破陳規舊習,面對埋伏心中的恐懼,以及測試自己人格中壓抑的程度。」

那時候一抵達歐洲,我感覺那裡的環境和文化和亞洲大有不同,我彷彿是劉姥姥,新奇地逛著大觀園。奧捷的捷運、地鐵、火車都沒有閘門地自由進出,大多行人都沒在看紅綠燈過馬路,想走就走,車子也有耐心禮讓行人。出發前朋友告訴我,亞洲這不同的膚色輪廓會引起關注的這件事,一路上都沒有發生,只有發生在我使用自拍棒拍照時,他們好奇有趣的目光,偶爾他們會調皮地故意入鏡。

「當你面對私人的旅行建議時,切記每個人都是以主觀的角度述說,因此要注意,一個地方會隨著時間與環境改變,而感性與偏見會矇騙記憶。就算某人描述的地方讓你有非常棒的靈感,前往全新的異國世界流浪前,追蹤一些實體確切的研究資料也無傷大雅。」

 

在預定知名且號稱全世界最美咖啡店之一──布拉格的帝國咖啡廳用餐時,我驚訝用餐時間的選項可以高達6小時!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我在那裡用餐時,我關注著人們,大家都輕鬆愜意地用餐,手機頂多瞥個幾眼,沒有人沉迷於手機的世界,就算聊到沒有話題,也是安然地座在位置上放空。

我也是。在自由行旅途中,手機成了真正的工具,我才是主人,它不再綁架我的生活。旅行中,我大都在觀察與探索、自我對話或拍照,手機基本上除了看行程、找路、翻譯、寫文紀錄、貼文,我很少有其他時間與心力滑社群關注別人的動向。

「流浪旅行都是私人作業,目標不是改善你與鄰居的關係,而是增進你和自我的關係。」

「打從出發開始便保持書寫旅行日誌的習慣,規定自己每天都要記錄些事情、故事、事件、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內容可以很簡短,也可以是閒聊。將變化、感覺都記錄下來,最後你會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體悟。」

 

我不跟團,是因為我不喜歡制定的行程,想要停留多久無法自己選擇,也避不開沒興趣的景點和同團反感的人。而在本書中對於花錢跟團,羅夫‧帕茲詮釋為:

「花錢跟團旅行來尋求更簡單的生活,就像照鏡子想看自己的模樣,卻沒有看向鏡子。真正賣出的其實只是「簡單生活」這個浪漫的標語。二週或十天的假期,不可能真正引領你離開原本的生活,一如只是轉頭或眨眼而不看鏡子,不可能讓你自然而然看到自己的倒影。

這種半強迫式硬擠出來的時間和金錢,最終會讓我們陷入一種循環:愈是把人一生經驗與現金價值做連結,就愈覺得金錢是生活必需品;而愈把金錢與生活結在一起,愈會說服自己太窮而買不起自由。有了這種心態,也難怪許多美國人認為長期的海外旅行是學生,反骨的傢伙,以及有錢閒人的專利。」

而跟團旅行與自由行,我認為前者為休閒與享受,後者偏向為探索和冒險、獨立。我想沒有絕對的階級高低或對錯,無論何者都是個人自由選擇。不過我留意到一件事,通常跟團旅遊的人回來當他們分享我一些旅行美景、趣事,往往說不出地名,自己去過什麼地方,這點倒是滿遺憾的。

 

出發前,同事認為獨自歐旅很危險,勸我不要去,她說:「如果妳半夜遇到壞人被拉進草叢XX那該怎麼辦?」我一笑置之。那位同事讓我看見,如果我擁有這樣恐懼的心態,很多地方我恐怕都去不了了。

我在事後慶幸自己聽不懂英文,如果我聽得懂在奧地利國鐵OBB遇到那位不友善的人所說的話,是不是會更生氣或感到受傷?聽不懂英文,還可以避免搭訕手法的詐騙。朋友說我好樂觀。

「佛陀曾說「所見一切皆由心生」,但這件事在流浪旅行途中卻不是如此明顯。一般的度假裡你很難有時間和周遭的環境互動,但在流浪旅途上遇見的人,會是旅程裡的主軸,你對每次相遇的態度可以成就或破壞整趟旅行體驗。艾德‧布林寫道:「如果你先入為主認為世界是個充滿敵意的地方,世界就會是如此。」同理可知,正面的世界觀將帶給你充滿啟發,以人為主的旅遊經驗。」

 

身為一個旅行者,我偶爾也會用封閉心態,也就是自己社會文化價值觀,去體驗不同的文化風情。例如:服務與效率這兩件事情。

當我在15:00抵達CK小鎮時,我的計畫是辦完入住旅館手續後,趕在彩繪塔16:30關門以前,步行500公尺去攻頂。

不可預期的是,旅館大門上鎖,門上張貼房東的留言紙條,她帶狗去散步了。幫我開門的,是比我還早到達的台灣房客,他們是一對夫妻,也在等房東回來辦理入住。

等了半小時左右,房東終於牽著她的狗回來了,她看到兩組客人在等待並不慌,也不優先服務處理,而是慢條斯理地先從櫃子中取出毛毯,鋪在地上,安撫她的狗在毛毯上休息,接著,才打開電腦準備幫我們辦理入住。

而且她動作很慢,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很是焦慮和不悅。終於輪到我的時候,入住又發生問題,我訂的房間是入住一晚,而她電腦卻是顯示兩晚?協調問題耗了有些時間,待我入住好時,彩繪塔已經必須改成明早去了。

我的情緒來自於亞洲服務業文化觀念,要優先處理客人、要有效率。事實上,她自我地享受生活、愛護家犬,工作可能只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這些並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我致力於行程上的掌控,以及被社會文化的生存以上生活以下潛移默化的我,把這觀念也套用了她身上。

「如果你一直用自己的價值觀審視別人,就會失去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的機會。旅行的目的不是評估其他文化的對與錯(說到底,這件事你待在家裡也可以完成),而是更進一步了解其他文化。」

 

我曾聽過別人說,跟團是觀光客,自由行則是旅行者。大家認為「觀光客」和「旅行者」的差別在哪裡呢?我認為羅夫·帕兹的解釋很中肯。

「根據這個差別,旅行者是真正「看見」他們四周的環境,而觀光客就只是「看看」各個景點,彷彿例行公事。

更有甚者,觀光客被認為是沒有深度也沒有品味的人,他們追求的東西也被視為不真實,和人性沒有連結;旅行者則完全相反,他們對事物保有興趣並且願意投入。

在現實中,旅行不是社交競賽,流浪旅行也從不代表觀光客和旅行者階級的種姓制度。試著區別旅行者和觀光客,這個想法的虛幻之處在於,你最後會得到一個脆弱的表象,認為真有所謂「圏內人」和「圈外人」的分別。

與其擔心自己到底是觀光客還是旅行者,還不如認真體會旅途上能夠「看見」周遭景物的祕訣,其實就是忠於一切。......

表面上看起來,這個主張再簡單不過。有句愚蠢的諺語如是說:「身在,心在,」單純活在當下應該不是件非常難的事。問題是,我們很少有人「活」在當下:我們的思想和靈魂會飄向別處,不去感受這一天或這一刻的真實存在:煩憂過去或末來,苦惱或空想其他的情況。在家裡,這是處理日常生活中情緒低落的一種方法;在旅途上你這樣做,保證會錯失值得學習的寶貴經驗。

......在流浪旅行的路上,你要有心理準備,了解到可預期和不可預期,愉快和不愉快,並不是各自分離的感受,而是同屬於當下真實的一部分。

旅行中所「見」就變成某種精神層次上的練習:你不是在尋找有趣的地方,而是持續對身旁周遭的事物感到興致高昂。很多方面來說,擁抱真實令人怯步,不是因為這樣做會帶來傷害,而是因為這很複雜。

因此,面對真實最好的方式,不是使用一套固定的詮釋法,而是抱持真誠開放的態度。」

我很想把自己歸類為全然的旅行者,但事實上,我可能是七分旅行者,三分觀光客吧!藉由對世界和自我的探索,我頭腦中「應該」的框架被打破了不少,也越來越彈性、寬鬆。

我個人非常鼓勵身邊的親友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過,也不見得就非得出國旅行不可,如同羅夫·帕兹說的:「如果旅行真的是在旅程本身,而不是在目的地;如果旅行真的是對新事物的覺察和開放的態度,那麼,任何時刻都可視為旅行。」

 

(感謝閱讀,辛苦大家的眼睛了,以上6685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Jen 的頭像
    JenJen

    零外語女子旅

    Jen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