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己,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第一順位的人是...?
1、我對他的三個期待。
2、而這些期待遇到的挑戰和困難是...?」
今天在長耳兔的做了3輪對話練習,3位夥伴在陳述自己「未滿足的期待」時,不約而同地哽咽落淚,無論是為自己、為孩子,還是為了父母,我想,最底層的渴望是為了愛或平靜。
當家人朋友沒有達到我們心中的期待時,自己心中可能會有生氣、失落或挫折感,我們能接納和允許這些感受嗎?對方沒有滿足我們的期待,我們還能夠無條件地愛他嗎?
有陣子我混淆,後來才釐清接納一個人,不代表我不能表達自己對他的期待。
還有我們對自己的學習成長上期待。夥伴是期待學習薩提爾冰山跟可以跟母親好好和諧平穩的相處,至少可以做到聽母親說話,可是過去母親經常對他打罵和離家出走的被拋棄感,讓現在的夥伴內在對母親還有怨尤與傷痛......,在平常應對母親時,他期望自己內在不會煩躁、抗拒,當他做不到時,他告訴自己:「我怎麼還是這樣!?我『應該』要和母親對話、我『必須』平靜.....」
當夥伴沒有做到自己目標,他所學的療癒、鬆綁,怎麼在自我期待上就成了規條?越是學習反而規條越多?
洪善蓁說:「指責、打岔、超理智、討好這是四種應對姿態,不止會對外,也會應對自己的內在。」
夥伴因為沒有達成自己的期待,因此他的內在有了指責和超理智的狀態。
洪善蓁是目前我最喜歡的長耳兔講師,他不僅說話態度平穩,而且溫暖和觸動我心,我完全看不出來他曾經是深受酒癮苦惱的人。
他講述到了自己的經驗,從小他就是非常跟父母貼近的孩子,可是,當他進入婚姻,有了自己的家庭,生了孩子後,在瑣事忙碌中分身乏術,父母和小孩之間,她似乎只能選擇其一的時候,他選擇了多花時間在照顧孩子,而無瑕關愛父母。無所適從的父母有所不滿,認為善蓁不愛他們了,要棄他們不顧。即使後來洪善蓁有所修復與彌補,父母這項「女兒不愛我們了」的認知還是很強烈,經常指責他或不認同他,讓他很有挫折,更加想要證明自己是愛父母的。
忽然有一天他頓悟了,他講了這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我是愛他們的,但我執著他們必須看到我正在愛他們。」
想要證明自己是愛父母獲得肯定的心,不知不覺間成了不快樂的執念。
他突然了解到,父母不認同他的關愛那又如何,他心中明白自己是愛父母的,那就夠了,不是嗎?這份的認同感,他可以給自己啊!當他鬆綁了,也有了情緒上的自由。
洪善蓁講師又說:
自我的觀點和期待,如果要鬆動就必須連結到「渴望」,渴望的層次是愛、自由、接納、安全感、價值、認同、意義。
如果「渴望」是仰賴外在來賦予的話,那股力量就會很薄弱,一個衝擊和困境,我們可能就會被打回原形。
而這其中「自由」,則是讓自己有3個以上的選擇。
面對未滿足的期待,我們可以五種做法:放下、堅持下去、合理調整、交換期待、連結渴望。
結束後我去用餐點了客家乾拌細麵、柴魚花胡麻龍鬚塔來犒賞自己,最近喜歡六堆伙房的菜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