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的理財書,不出三個重點:1.教你用力賺。2.教你省著花。3.教你聰明投資。
然而你會賺錢,會省錢,懂投資,就真能把錢存住,把財理好嗎?真有那麼容易?
假如你的先生,要幫弟弟還債,你存得住嗎?
假如你的媽媽,增加你的孝親費,你省得了嗎?
假如你的太太,花錢無度,你留得下嗎?
更不要談,你有一個賭博的爸爸、不負責任的小姑、遊手好閒的孩子?
面對家人,面對回應、想法、模式跟你不一樣的「理財關係人」,我們該如何融入他們、理解他們,恰當地回應?」
我們華人文化,普遍認為「談錢傷感情」,尤其是對家人。然而,我認為談錢不是愛計較。談錢,關係才能走得長遠;談錢,才不會消耗任何一方。
雖然錢不是萬能,但實在悠關我們的生活和生存。
我們肯定有從身邊親友聽過關於家中的金錢困擾,有的人選擇默默承擔、有的人敢怒不敢言、有的關係從此撕破臉......
加上華人文化的「共體性」,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彈性的切割,畢竟「界線」這詞是由西方心理學而來,學校的社會與倫理也沒在教導這方面的保護自己。
也或許,我們都擔心談錢,會破壞和諧引發衝突,或是會被貼上小氣、愛計較、不孝、自私自利......等等的標籤或名聲。
連坊間的理財書籍,都好像鮮少提到這方面的話題。又或許是我無知書讀不多。
然而,禁語或噓聲,都無法代表這是不該談論的話題。有時候要打破傳統和習性,才能離開迴圈。
藉由此書,我重新梳理家庭中每個人的消費模式,父親的賭債、母親的信用破產、家庭中每個人的金錢觀、還有房貸問題。
捫心自問:為什麼那個時候,明明不想成為房貸借款人,最後還是同意了?是什麼違背了我的價值觀?
成為借款人之後,帶著懊悔和惴惴不安的心生活著,我害怕自己會步入父母的後塵.....
或許,這是我的人生課題之一。表面上看來跟理財有關,事實上是跟心靈有關。
如今回想,那個時候的我,需要家庭中的認同和連結吧,而我害怕自己步上父親後塵,因為自己選擇不承擔而苦了家人。
但是,如果積欠銀行還不出來,我可能會跟父母的命運一樣,負債並且信用破產。
我不希望變成他們,可是,我好像變成他們了。這真是弔詭的事。
我自責沒保護好自己,後悔著當初做出那樣的決定。
然而,無論未來會怎麼樣,會有什麼樣的藍圖,我告訴自己,不論如何都要記得並且肯定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洪仲清老師曾說:「這個時候請記得,請你看到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什麼,你因為痛苦而做了什麼。」
我有盡量讓去學習成長、我有盡量調整我的心 態、我有盡量讓守住房子、我有盡量........
不要把自己的努力是為理所當然,才不會夜深人靜時,感到無力又空虛。
謝謝自己的努力,那麼,我們將能更肯定自己。
在普世價值觀中「家醜不可外揚」,所以我認為作者非常有勇氣,能再次面對自己的傷痛和揪結,把自己的故事真實地呈現出來,幫助在家庭中財務失衡的你我。
十六年前,作者跟男朋友決定結婚,雙方父母都沒有儲蓄,所以結婚大小都要靠自己。
他們努力工作,五、六年終於存了一百六十萬結婚基金。
可是,結婚前夕,男友突然告訴她,他的哥哥欠了兩百萬的卡債,他決定要一肩扛起。
如果是你,會怎麼做?這個婚還會結嗎? 是我的話我才不要,男友的這根本是一個燙手山芋。
他們在婚前爭執,無論作者反對、堅持,他們到最後還是賠上的存款,掏空積蓄。
婚前,男友把哥哥的卡債轉成自己的信貸;婚後,他一面還父母的房貸,一面還哥哥的卡債。
他們婚後的財務壓力突然升高,煎熬無比,背上家人的債務,讓雙方的信任感消磨殆盡。
作者結婚的第一年,陷入嚴重的失眠狀態,每到半夜開始心悸。
她的先生當時被派到上海工作,看到她的情況非常焦慮,為了她的健康著想,要求她放棄工作,一同飛去上海,安心休息。
到了上海不久後,她便懷孕了。 孕育生命的喜悅,讓她激勵自己要好起來。
沒想到幾個月後,先生的哥哥,也就是大伯,債務卻出了問題。
大伯不見了,電話打不通,人也找不到,完全消失。
而她的肚子越來越大,先生銀行的帳戶裡的現金卻越來越少.......
他們回到台灣後,先生告訴公公,請他儘快賣掉土地,清償房貸,解決債務問題。他們全家背著實在太辛苦了。
他的公公被指手畫腳,很沒面子,於是跟她先生大吵一架,轟他們出門。
「那是我第一次,對自己的處境,感到絕望。在那一刻,我已經察覺到,每一個人都有堅持,有立場,有夢想;但每一個人都指責別人的堅持,批評別人的立場,挑剔別人的夢想;沒有一個人懷抱惡意,但每一個人都遍體鱗傷。」
作者幾個月後的生產不順利之外,更教她打擊的是,生產完十天後,她家發生了火災,將她這輩子所有能稱為回憶的東西,燒得一乾二淨。
「從那一天起,我才明白。人受到驚嚇的時候,是不會崩潰的,你只會一片空白。
如果說婚前的債務是一次打擊,那場大火,更像是一場死亡。」
她和先生的積蓄已經歸零,大伯的債務及公婆的房貸還在持續。他們似乎看不見未來......
可是,她為了剛出生孩子無法放棄,也無法甘心,她必須要前進。
那天晚上,她決心賺錢。
火災後的十四年裡,她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到了極致:函授會計、補充金融知識、買海外股票、建立家庭預算等等,十四年後終於累積了一點成績,存了一筆錢.......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書中這十四年的過程,作者她著墨的並不多,然而,我相信,這個過程非常需要堅持、毅力和決心,才有辦法熬得過去。
那些年她經歷的很多東西、成長,也有許多想法。原本她以為理財全是靠自己的意志力,可是,回想起來一切似乎不是這麼回事。
如果先生沒有支持她的財務決定,那她還能堅持下去嗎?
她也在想她母親的處境:就算再努力、再會賺錢、再會投資,只要她媽媽解決不了夫家人的財務問題、無法保的護自己,依然碰壁。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長篇故事;理財,不是自己做到極致,就能成功;更多時候,要處理好親密的人,才能前進。
後來我發現,如果你去聆聽,聆聽每個人的理財困境,你會發現每個人的故事裡,都有一個“家人”──奢侈的太太、賭博的公公、沒安全感的婆婆、投資失敗的小叔......每個“家人”,都是“不能控制的人”......
真實的世界裡,我們無法迴避,必須處理與親人、家人的財務關係。我相信,理“財”,必須先理“人”。」
作者是先從強納森•瑞奇,這位心理學博士的著作中,認識「金錢圈」這個觀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金錢圈」,每一個圈圈,代表的是「誰可以用你的錢」。有的人金錢圏很小,甚至小到就只有自己,自己賺的自己花,別人賺的別人花,互不相干;有的人金錢圈很大,可能會把最親的父母、手足包含進來,把親戚包含進來,甚至是很親密的朋友也會包含進來,這些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錢,所以這一和人的圈圈是很大的。」
也從心理學家寫的《過猶不及》一書中理解金錢界線的概念。
「他們一比喻金錢界線,就像後院草坪的籬笆。藉由籬笆,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的草坪有多大?有多寬?我們要在哪個範圍內澆水、施肥、修剪,不在哪個範圍內澆水、施肥、修剪。我們能分清楚什麼事「自己」的責任,什麼是「別人」的責任。」
我們必須守護好自己的草坪,不能任由他人隨便踐踏、破壞,即便是家人。
而作者與他先生各別畫出金錢圈後,才發現他們範圍完全不同,所以大伯的卡債問題,才會讓他們爆發那麼大的衝突。 從金錢圈可以更了解雙方的價值觀和差異性, 從差異性可以深層看見雙方的背景經歷和原生家庭, 並且透過問題來互相理解。
1. 說說看你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你有什麼玩具?跟同學相比,你覺得自己寬裕嗎?
2. 說說看你父母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他們富有嗎?
3. 你父母是否會為了錢吵架、煩惱?你的家庭裡,有沒有借貸給親人的債務問題?
4. 小的時候,跟同學比起來,你覺得自己寬裕嗎?
5. 你相信家人的生活跟債務,你應該一併承擔,「有難同當」嗎?
A.如果你相信,那你仔細想想,是誰訴你的?或是做給你看?(身教)
B.如果你不相信,那你仔細想想,你為什麼不相信?」
透過理解的方式,讓我們明白,沒有任何價值觀和信念是不好的。還有一個重點,看見自己以及對方的期待,並且放開我們的期待。
當我們的期待未被滿足時,容易有評價,評價更讓我們陷入憤怒和不滿,對於關係而言非常危險。
互相體諒對方的感受,提出折衷的作法,讓彼此的金錢圈重疊。
書中說了幾則故事案例,也引導自我覺察的練習。
帶到家庭中的生態圈,給錢的是照顧者,拿錢的是依賴者,不同的組合會有不同的相處模式;
設定給予的限度,沒有責任感的父母,不代表我們自己要為他們背負;
不同的花錢習慣、喜好而結合的伴侶,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在不評論攻擊的溝通下,雙方藉由差距訂出協議;
會借人錢的人,心理狀態又是什麼,所謂慈悲有時候是殘酷的,不幫才是真正的幫,藉此讓對方因困境學習而成長......等等的。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相當實用又豐富,推薦給大家。
本書將結束的第十五章中,我特別喜歡作者的一段話:
「父母與子女之間,似乎不應有著「我年輕時養你,等我老了,你應當還我」的關係;你要知道,有借有還,那叫借貸;不借不還,那才叫愛。
愛是什麼?
愛像禮物──禮物是為了慶祝你的存在,為了讓你開心,在乎你、珍惜你,為了替你做點什麼,沒有任何目的,送你的東西──這是無條件地給予,無條件地付出,不期待你「還」回來。
只有「債」才需要還,而且「連本帶利」地還;「愛」是不用還的,因為愛會滿出來,能給出去,用也用不完。」
在這社會上、家庭中,償還說或是人情論,真的是出自於愛嗎?還是是你來我往的一種交易、控制手段而已呢?
但願,我們都可以理解到自己與他人的脆弱,不要再以愛之名行勒索之實;但願,我們都可以從自己的行為負責,學到這並不是失敗,而是人生的一種經歷、成長; 但願,就算我們沒有財富自由也能內心富足。
留言列表